超七成公司交强险承保亏损 小险企成本居高不下
本篇文章1519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陈婷婷编辑陈郁
交通保险已经进入第四年的营业利润。然而,不难发现,投资仍然是推动这种强制保险利润的“英雄”。随着2016年交强险成绩单的发布,60家获准经营该业务的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承保业绩逐一揭晓。
虽然交通保险业务持续盈利,但承保亏损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的最新统计,超过70%的保险公司仍陷入承保亏损的泥潭,其中连续多年遭受亏损的不在少数。承保损失的背后是高昂的运营成本,尤其是对小型保险公司而言。
营业利润很难隐藏。小型保险公司承保巨额损失
记者从中国保险协会了解到,2016年交通保险实现营业利润4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亿元,创下十年新高。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5年,支付强险的营业利润分别为2亿元、16亿元和44亿元。去年,有25家保险公司实现了支付高额保险的利润。
然而,营业利润主要由投资驱动。2014年至2016年,跨境保险投资收益分别达到63亿元、93亿元和68亿元,弥补了承保亏损,促进了跨境保险经营利润的持续增长。
从2006年下半年到去年年底,跨境保险累计投资利润为412亿元。然而,决定交强险综合经营效益的承保形势面临着大规模亏损,累计亏损560亿元,平均承保利润率为-5.6%。
根据60家保险公司披露的交强险数据,天安财产保险、亚太财产保险、渤海财产保险等44家保险公司发生承保损失,占73.3%,总承保损失43亿元。不少人承担了多年的损失。例如,天安财产保险2014年至2016年的承保亏损分别达到2.8亿元、2.9亿元和4亿元;安城财产保险公司分别损失了1.4亿元、2亿元和1.2亿元。
“保险范围的损失一方面是由于保险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经营成本的增加。”一位负责汽车保险业务的人士解释说。根据中国保险协会的数据,跨境保险承保的车辆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16年承保的车辆数量同比增长13%。
个别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和费用率仍然很高
数据显示,去年支付强保险的综合成本率降至101%,回到2007年的水平,并在最近九年创下新低。然而,面对较高的风险率和赔付率的强制保险政策,大多数中小保险公司在实际经营中遭受损失,个别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和赔付率居高不下。
记者发现,去年,中陆财险的保费收入为399.5万元,但由于赔款达到773.6万元,赔付率直接达到193.6%。住友三井海上火灾保险、赵岩财产保险、恒邦财产保险等七家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均超过100%。
“中小保险公司的保险板块较小,强保险是一种高赔付率的保险。保费规模越小,风险聚集越大,支付率越高。”一家保险公司汽车保险部负责人承认,稀释成本的直接途径是增加投资,扩大市场规模。
大多数保险公司预计运营成本压力将保持不变
回顾过去十年来交强险的经营之路,中国保险协会评论说,担保作用日益突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营模式不明确,区域经营不平衡,需要完善救助基金制度等。
因此,中国保险协会建议,在提高市场化程度的同时,应考虑区域风险差异,实施区域定价,如从基本费率进行调整,设置更加差异化和精细化的费率调整系数,逐步实现整体盈亏平衡。
谈到2017年支付高额保险费用的趋势,许多保险公司表示,今年支付费用和运营费用将进一步增加,支付高额保险的赔付率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平安财产保险表示,由于消费水平提高、技术创新下汽车零部件和医疗服务价格上涨、诉讼案件激增等各种外部因素,跨境保险的死亡、伤残、医疗费用和财产损失赔偿标准将继续提高,进一步加大公司未来跨境保险赔偿成本的压力。
毫无疑问,尽管交强险的赔付率很高,承保一直亏损,但许多保险公司仍将交强险视为抢占商业车险市场的“垫脚石”。
标题:超七成公司交强险承保亏损 小险企成本居高不下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74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