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13 11:49:43阅读:

本篇文章2170字,读完约5分钟

改变接触用户的成本和效率,加快信用积累-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与众不同

数字技术革命为普惠金融规模带来了现实可能性。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接触用户的成本和效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结合深刻地改变了理解用户和筛选风险的成本和效率。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加快了信贷积累的速度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解决普惠金融问题有了新的途径。业内许多人士表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减少对实体网点和营业时间的限制,有助于解决金融服务的“最后一英里”和“最后一步”问题。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普惠金融,如何引导或加强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值得思考。

有了新的发展道路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总是“穷得不爱富人”,穷人和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总是很难获得贷款。事实上,这是金融机构应对不确定性的合理决策,符合其成本效率最大化的原则。然而,财政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普惠金融旨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对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为普惠金融的业务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必须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因为技术已经改变,所以今天的金融是不同的。”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最近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第二届年会上说了这番话。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陈龙认为,数字技术革命为普惠金融的规模带来了真正的可能性。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接触用户的成本和效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结合,即信息算法和计算能力的结合,深刻地改变了理解用户和筛选风险的成本和效率。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数字技术不仅给支付带来了便利,也加快了信用积累的速度。陈龙说,实体经济不仅包括大企业和工厂的主动脉,还包括像毛细管一样小的企业家。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主要障碍是缺乏信贷。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正在一点点积累。“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数字信贷,全国有1000多万商家从网上商业银行获得了贷款。实体经济巨大的包容性金融需求只能通过技术来满足。”陈龙说道。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从融资角度来看,当前发展的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主要是三种模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俊峰最近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表示,第一个模式,即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数字普惠金融;第二种模式是互联网公司与传统银行高度融合,形成直接银行的子公司模式,如中信银行(601998,诊断)和百度建立的百信银行;第三种模式,互联网企业技术公司从事金融业务。代表性的一种是点对点贷款,它使用数据技术为贷款人和借款人服务。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预防和解决新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例如,一些机构以普惠金融的名义,依靠技术手段从事非法筹资、金融欺诈和其他犯罪活动。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为防范和化解相关风险,根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目前,整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互联网金融无序发展、创新偏差、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净化,部分互联网金融业态正在有序调整并逐步规范。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下一步,专项整治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监管方式,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施深度监管,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为监管体系、审慎监管体系和市场准入体系引导它们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源头。”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田琛表示,未来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以平衡包容性金融发展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把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风险排查,及时化解潜在风险和不利因素。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加强消费者教育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为了让更多公众享受现代金融带来的便利,但金融消费者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席郭庆平认为,消费者总是低估某些风险,高估他人对未来事件的过度保护,存在高估金融运作、过度信任权威人士的观点和倾向。认知偏差加剧了金融消费者在信息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劣势。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他认为,要解决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矛盾,最重要的思路和战略措施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入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

如何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权益保护?“通过规范统一的信息披露、合同登记、风险预警等手段,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全过程的透明度,落实投资者适宜性要求,强调‘卖方负责’。”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要重点关注金融服务中的低收入人群、农民等弱势群体,开展不同类别的金融知识普及和精准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数字金融素养,引导建立“买家负责”的投资理念。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此外,行业专家建议,金融机构应该在教育金融消费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在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中开展教育和保护。在具体的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紧密结合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让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能够体验和收获金融教育的成果。(记者钱伟)

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方圆珍

标题:数字技术让普惠金融不一样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70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