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00万亩 涉及9省份
本篇文章154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燕德今天说,今年退耕还林试点面积为1200万亩,比去年增加584万亩,涉及9个省(区)的192个县(市)。中央政府安排25.6亿元支持休耕轮作试点。下一步,补贴资金应根据与农民签订的协议兑现给农户。
农田数据图。李文武图片农业部信息办公室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耕地轮换制休闲试点进展情况。
曾燕德介绍说,去年以来,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央农业办公室、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林业局、粮食局等10个部门和单位,扎实推进退耕还林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他说,今年的退耕还林试点面积为1200万亩,比去年增加了584万亩,涉及黑龙江、河北、湖南等9个省(区)的192个县(市)。各地采取“结对”形式,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试点县(市)和重点村,开展面对面指导和同行服务。遥感监测应在轮作休耕区进行,土地确认结果应用于提交四个试点地块的信息,以支持遥感监测系统。
他指出,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九个试点省由省政府安排,试点任务和要求在县(市)落实,责任分级,责任落实。在各试点县(市),政府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协调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等措施。试点乡(镇)将实施从家庭到田野的任务。注重连续和全面的进步。轮作休耕都选择集中连片,便于指导和监督。
探索综合轮作休闲技术模式。各地创新了各种适合当地条件的休闲轮作技术模式。在轮岗区,实行“一主多辅”相结合。“一主”,即以玉米和大豆轮作为主,发挥大豆根瘤在固氮和土地保护中的作用。“多辅”是指玉米和土豆、杂粮和豆类、油料作物、蔬菜和牧草的轮作。在休耕地区,保护和管理应该同等重视。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实行“一季雨一季休耕”,休耕期间种植绿肥,防止地表裸露。在湖南重金属污染地区,发展了“休闲、治理、施肥三结合”的休闲模式。
探索建立轮休政策体系。注意轮作的比较效益。从目前的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来看,玉米-大豆轮作中的轮作模式可以以1?3衡量利益的平衡。其他轮换模式可根据上一年度的收入情况结合市场变化动态调整。休闲时要注意收入保障。目前,休闲试点项目的补贴标准是以收入不减少为前提的。一般来说,一熟区休耕和两熟区一季休耕每亩补贴500元左右;双季稻区每年的休耕补贴约为每亩800元,略高于土地出让成本。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农业环境治理。通过实施粮豆轮作、休闲区压力采矿和重金属污染修复,促进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环境问题的治理。优化种植结构。2016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了3000多万亩,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了1000多万亩。据估计,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将减少2000多万亩,这将缓解玉米库存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玉米和大豆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耕地肥力水平。休闲季节种植绿肥等作物,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耕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资源的有效利用。河北省地下水漏斗区小麦休耕试验平均每亩节水180立方米,共减少地下水开采量3.2亿立方米。吉林省在东部寒冷地区推广玉米和大豆轮作,每亩节省30%的肥料和50%的药物;在中国西部干旱易发地区,实行玉米轮作,每亩节水约1/3。
此外,他还表示,今年是实施耕地轮换休耕制度试点的第二年,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密切关注现金资金。今年,中央财政安排25.6亿元支持退耕还林试点。6月,补贴资金被分配到各省,大多数省已逐步将资金分配到各县。下一步,根据与农民签署的协议,补贴资金将很快兑现给家庭。
做好试点总结。组织各省及时总结试点工作,重点总结各地制度化创新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模式、政策体系和技术模式,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进实施。
标题:今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00万亩 涉及9省份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19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