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代收 当心“馅饼”变陷阱
本篇文章2026字,读完约5分钟
包裹太多,快递员没有时间送;快递邮件已经到了门口,但是签名人不在家;消费者在家接受快递时总会感到不安全...随着近年来来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上亿的网上购物交易带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增长。同时,如何解决“最后100米”问题,将包裹送达消费者手中,也成为快递行业的一大难题。
这个问题的出现催生了网上购物的“快递托收”业务。日前,尼尔森和阿里研究院发布了《快递服务最后100米服务趋势报告》,指出快递收集已经成为网上购物者的需求。托收业务的前景如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多方布局“最后100米”
随着网上购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快递收发问题也成为快递员和“扒手”的难题。在最后100米,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三轮车来完成这项繁重的工作。快递员平均每天递送大约150-200个包裹。在这种情况下,在各社区的便利店或储物柜中设立了一些快速收集点。
《快递最后100米服务趋势报告》指出,传统配送面临快递从业人员短缺和用户体验下降的瓶颈,而收集已经成为解决快递最后100米困境的主流模式之一。
据了解,目前主要的快递收集服务包括店内收集、自助存档收集、财产收集和其他私人收集等。其中,店面收藏和自助柜台收藏是主流的专业服务模式。与非专业收藏不同,这两种收藏服务更加完美。据了解,代表性的门店集合是菜鸟网菜鸟站,其次是童渊快车妈妈站(600233)。在自助收款方面,顺丰快递的快运和丰超是最好的。与此同时,自升式机柜也在朝着高科技智能化的道路发展。最近的一个案例是,蚂蚁金服宣布将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已在上海试点的快速自举橱柜。
打造物流行业的“减压阀”
增速超过50%,快递总量达到312.9亿件,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达到22.6件……这些数字是去年中国快递行业的“成绩单”。从今年来看,快递行业的这种“失控”趋势一点也没有减少——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均每日快递量约为1亿件。
“2016年,快递行业服务人数超过600亿,是各类干线运输车辆客运服务总量的三倍。”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表示,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超过1500亿,有望超过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出行总量,成为服务出行最多的物理终端网络。
与行业整体数据不符的是,中国快递数量每年增长相对较慢,平均每天递送150-200个包裹,这让很多快递员疲于应对,快递“最后100米”面临巨大压力。
最近,许多快递公司,如中通和大云,宣布涨价,而人工成本的增加是重要原因之一。快递最后100米的服务也成为检验快递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
“目前,最后100米占总链接成本的50%以上。每天的快递总量从1亿到10亿不等,物流环节的终端创新势在必行。”物流业需要“减压阀”。杨健表示,到家、收集、预约等多种服务模式是提高百米跑效率、改善消费者体验的重要方向。
随着越来越多的软件包,在为它们签名时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由于需要准确的信息(300099,咨询单位)以方便送货上门,许多消费者的家庭地址和联系方式直接暴露出来,信息安全问题令人担忧。数据显示,43%的用户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签收时会不安全,55%的用户因为家里没人而不方便签收。基于这些问题,74%的用户表示,他们正在使用收集服务作为主要的快递邮件签名方法之一。大多数用户认为收集包裹更安全、更有保障,并表示他们有良好的体验和强烈的使用意愿。
健康发展需要“填补短板”
随着时间进入11月,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大战即将开始。经过几年的实战,快递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很顺畅,承载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最后100米的配送压力仍然很大,这挑战了大型物流企业的极限。据预测,在今年的“双11”中,整个行业的快递总吞吐量预计将超过10亿件。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分销压力的突然增加,“收集模式”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缓解网上购物物流压力的新选择。然而,目前的托收业务很难完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根据现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从事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亲自将受理情况告知收件人。对于网上购物、代收货款等与用户有特殊约定的快件(邮件),企业应在与发送方的合同中明确交付和接受的权利和义务,并提供符合约定的接受服务。验收无异议后,应由收件人签字确认。然而,快递托收业务本身明显忽略了签约环节,这给托收业务带来了制度障碍。
如果这些缺点不能克服,快递收集市场的巨大馅饼可能成为一个陷阱,扰乱整个物流业的生态。如何使快递托收业务健康发展?专家认为,未来的收藏服务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包括服务和操作的专业化。一方面,通过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来形成行业规范,引入智能技术来提高收集服务的效率,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收集服务的便利。另一方面,我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新鲜冷链和定期交付贵重物品。
“共享和多样化的服务是突破物流最后100米的关键和趋势。”菜鸟码头总经理梅凤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的代收服务将更加专业化,服务内容将更加丰富,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便捷、优质服务的需求。
标题:网购代收 当心“馅饼”变陷阱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968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