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换电需求将爆发 动力电池回收难题亟待解决
本篇文章1053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超过100万辆,但与此同时,基于新能源电池平均使用寿命为5-10年,一些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面临电池回收的问题。据预测,五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一场电力交换需求的集中爆发。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一旦出现动力电池处理不当的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后果。据估计,一个20克的手机电池可以对一平方公里的土地造成持续50年的污染。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价格高的重要原因在于电池的高成本。如果实现了电池回收,不仅可以改善电池系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这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极为有利。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采购主要分为三种模式。第一家是东风日产的子公司汽车,它使用从国外进口的动力电池。第二家以BAIC为代表,使用国内电池制造商的动力电池,比亚迪(002594,医生的股票),这是中国唯一一家使用自己电池的制造商。
如果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从国外进口的动力电池具有较为成熟的电池回收技术和规格,在电力替代需求方面具有优势。就国内市场而言,比亚迪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15年9月,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就已经与国内锂电池回收企业合作,并计划联合开发光伏电站项目,参与电池回收业务,这可能是比亚迪电池能够保命的原因。
但是,除了比亚迪之外,国内很多电池制造商都是新公司,他们在电池回收方面经验不足。从全国来看,我国电池回收体系不完善,存在回收成本高、回收价值低、回收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日本和德国在电池回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在2011年启动了电池回收项目,并明确提出高纯度提取,而德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初,就建立了由政府牵头的完整的电池回收体系。
显然,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然而,也有好消息。最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重要部件的国家标准,如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拆卸规范以及能源消耗的识别,该标准已于今年12月生效。该标准的确立将为我国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具体做法而言,首先,电池回收涉及电池企业、汽车工厂和运营商。因此,有必要建立各种合作机制,强化回收责任制度,完善回收网络。
其次,考虑到动力锂电池的特殊性,可以采用梯级利用和回收的管理制度,并根据电池剩余容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尽可能的回收资源。另外,动力电池的回收可以借鉴铅酸电池回收的经验,建立完整的回收网络和回收产业链。
标题:新能源汽车换电需求将爆发 动力电池回收难题亟待解决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19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