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7-23 05:12:02阅读:

本篇文章1229字,读完约3分钟

33年来,她悉心照顾瘫痪的公公和聋哑的二叔,成为当地有名的孝顺媳妇。她叫王秀琴,58岁,是东屯村的一名普通妇女,东屯村是即墨市电机中心的一家社区商店。

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1980年2月,王秀琴被介绍嫁给王希勤,一个来自这个村子的年轻人。婚后,她与公公、婆婆、二叔和姐夫住在一起,全家和睦温馨。

然而,天空并不美丽。1987年,王秀琴的岳母患颈部肿瘤和慢性肠胃炎,四次住院。祸不单行。1989年2月,公众父亲和国王突然说话口齿不清,手脚麻木,然后瘫痪了。他被送往医院诊断为脑血栓。他在医院呆了几天,然后回家了。他只能接受保守治疗。

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1992年3月,她的岳母去世了。当我岳母离开时,她拉着王秀琴的手说:“孩子们,这个家庭正遭受着你们的痛苦。我最担心的是你的岳父。”王秀琴含着眼泪对婆婆说:“妈妈,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爸爸的。”那时候,公爹失去了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而屎也落到了康身上。每天早上五点,王秀琴起床,取大小便,洗脸,喂父亲。为了让公爹吃、喝、穿得干净,她每天为公爹做三次美味的热食,一勺一勺地喂到公爹嘴里。晚饭后,她把他从炕上抱起来,让他坐一会儿,给老人吃药,并给他定期按摩。

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当条件不好时,她存钱给老人买营养。当她的父亲喜欢蛋糕时,他让她的丈夫在城里批发蛋糕和喝牛奶。她点了牛奶,但从未让老人打破它,但她不愿意尝一尝。夏天,当房间很闷的时候,她给了公公唯一的电风扇。初秋,我为岳父准备了一张柔软的床垫和被子;冬天,在老人的房间里放一个取暖炉。

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2004年10月,王秀琴的丈夫王希勤死于车祸。48岁的王秀琴面对瘫痪在康的公公和又聋又哑的二叔。

每天,除了照顾家里的田地,我还得照顾年迈的二叔。为了贴补家用,王秀琴种庄稼,养鸡养鸭,做临时工,一个人在家扛着所有的东西...2011年9月,她的岳父带着对儿媳无限的感激去世。

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王继增,王秀琴的二叔,是他父亲的弟弟。他是一位患有先天性聋哑痴呆症的77岁老人。他是单身,从小走路就有困难。他一直依靠父母和兄弟来照顾他的生活,并和他的大嫂生活了很多年。

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结婚后,王秀琴和丈夫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二叔,爱护二叔的衣食住行。二叔大小便失禁,有时他新换的衣服不到半小时就变脏了。两个叔叔的衣服和全家人的衣服在几天内就很多了。当时,院子里的铁丝架上覆盖着内外衣服。

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后来,一些乡亲前来向王秀琴求婚,她提出了一个先决条件:男方去女方家共同照顾二叔。通过相亲,王秀琴认识了来自温泉镇小娥村的49岁的王运启。

2005年2月,王运启来到王秀琴的家,一起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

“二叔的饮食耶戈·王琪芸几乎分享了一半。他可以和我一起照顾老人。他不太脏也不太累。他周围的人都很钦佩他。”在两位的精心照顾下,二叔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

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在王秀琴的影响下,在即墨工作的儿子和媳妇回家给二爷爷买牛奶和其他副食品,春夏秋冬的衣服都是儿子和媳妇买的。

33年来,二叔无法表达他对侄女的感激之情。每当听到有人提到王秀琴,不会说话的王继增就会流泪,然后竖起大拇指。

标题:儿媳妇用粪便为公公服务了33年,丈夫死后,儿媳妇仍然没有抛弃丈夫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701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