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票友见证了历史变迁,收集了3000张火车票
本篇文章1037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青岛票友收藏3000张火车票见证历史变迁
在春节,买火车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这张普通的票被使用后,很少有人会再想起它。在66岁的青岛“哥哥”安语森眼里,这张小小的火车票成了一笔财富。自1958年收集第一张火车票以来,安语森已经收集了3000多张火车票,包括普通票、站台票、退票和行李票...在摊开他收集的11张火车票后,哨声在他耳边响起,仿佛他可以看到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
“这些车票中有一半是通过火车获得的,其余的是和亲戚朋友一起来的,或者是从其他火车票收藏者那里换来的。”安宇森告诉记者,火车票收藏在国内收藏家中相对不受欢迎。他收集火车票是由于第一次坐火车的经历。1958年,当他刚满10岁时,他因在学校参加“双百”考试而获得了奖励。他的母亲带他去青岛火车站买车票,然后上车,在沧口站下车。第一次坐火车给他带来了一种非常新奇和令人惊讶的感觉,尤其是对那张小小的火车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这张四分之一的火车票被小心地夹在笔记本里,成为他收藏的第一张火车票。之后,他有更多的机会坐火车,并开始收集更多的火车票。尤其是在他1971年从事供应和营销工作后,乘火车出差成了普遍的做法。其他人下车后扔掉的票,他一看见就捡起来。
让安语森津津乐道的是每张火车票背后的短篇故事。“最早,我不得不买两张卧铺票,我不得不通过乘空调车再买一张空转车票,我还需要买一张火车过海的轮渡票。”安语森告诉记者,1950年1月3日从张店到博山的火车票是他收藏的最早的火车票,也是新中国第一代火车票,票面价格为3100元(相当于0.31元),1958年从上海到芜湖的火车票票面价格为54200元(相当于5.42元),是最贵的。"这些小火车票反映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安宇森说,他通常会拿出自己收集的火车票,对照火车时刻表进行研究。从时间表上,我们可以看到火车的里程和运行速度。从火车票面值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印刷制版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代表了时代的进步。
“我计划将我收集的火车票汇编成一张专辑,并在全国展示。”安宇森告诉记者,他有时间,正在有意识地整理他的基于火车票的“旅行相册”。1981年4月22日,他从青岛乘一辆绿色皮车去昆明,当时的价格是48.7元,2011年。4月22日,他再次坐火车走这条路线,花了396元。“这也是一辆硬座车。现在列车内的环境、舒适度和操作。安宇森说,票价是30年前的8倍,但当时他的月薪只有50元,现在他的养老金已经涨到2000元。
标题:青岛票友见证了历史变迁,收集了3000张火车票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635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