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
本篇文章2259字,读完约6分钟
原标题:国务院推进户籍改革。户籍不再分为农业和非农业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取消由此产生的蓝印户口和其他户口类型,将其登记为居民户口。”国务院30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上述改革措施。这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双重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在不再区分“农业”和“非农业”的户籍性质后,如何逐步剥离许多与户籍相关的社会利益将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首先,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城镇和小城市定居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定居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定居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有效解决户籍迁移关键问题。二是创新人口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建立居住证制度,完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第三,切实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居民的合法权益。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扩大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住房保障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
按照《意见》确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户籍制度,有效支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做到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力争实现约1亿农业移民和其他城镇常住人口的落户。
整理
户籍制度改革事关亿万人民的福祉。如何解读这一改革?
“一”身份:统一注册为居民账户
意见的最大亮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今后,每个中国公民的户籍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籍,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与此同时,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土地和人口统计系统显然将建立起来,以适应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将建立和完善常住人口登记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口调查,全面准确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和地区分布情况。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本信息为基准的全国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会保障、房地产、信贷、卫生和计划生育、税收、婚姻和民族等信息系统。
“两个”目标:1亿人落户城镇,建立新的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是要努力实现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城镇常住居民的定居,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城镇常住居民暂时没有定居,并能逐步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说。
“三个”特征:整体调整、综合配套、整体建设
黄明介绍说,户籍制度改革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户籍政策的整体调整。
二是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配套改革。
第三,新户籍制度的整体建设。这次户籍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安置政策的调整,还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完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
“四”级结算:全面自由化、有序自由化、合理确定、严格控制
我们将全面放开城镇和小城市的定居限制。有序放宽中等城市的定居限制。在50万至10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和合法稳定的住所(包括租赁),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了一定年限的城市社会保险,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住在一起的人可以在当地申请永久居留登记。
合理确定大城市的居住条件。在100万至30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和合法稳定的住所(包括租赁),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了一定年限的城市社会保险的人,以及他们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住在一起的人可以在当地申请永久居留登记。城市人口在300万到500万之间的城市应该适度控制居住的规模和速度。
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完善5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现行定居政策,建立和完善积分定居制度。
“N”套餐:就业、教育、医疗保险等综合跟进
就业失业:在就业失业登记和管理中,农民工就业信息在全国联网,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全面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儿童教育:随迁儿童的义务教育将纳入各级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教育经费将根据随迁儿童在城市的数量进行分配;支持当地包容性幼儿园,解决儿童入园问题,促进公立学校为入园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医疗保健: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居民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接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完善和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实施城乡统一医疗救助制度。
养老保险:实现全国基本养老金统筹,加快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社会救助: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协调发展。
住房保障: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应完全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住房需求。据新华社报道
习近平的博士论文曾提到户籍改革的“路线图”
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论文阅览室里,你可以找到一篇13年前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全文169页,浅黄色封面,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
论文的编辑是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当时,学术界和理论界对是否取消户籍限制存在争议。他在论文中坚持认为,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应该理性而勇敢地面对这一现实。
本文提出了户籍改革的“路线图”:一个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在一些没有城乡限制的小城镇实施。部分突破后,可分为中等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标题:户籍改革: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489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