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母可以成为“杀手”:毒素很复杂,有许多生物活性
本篇文章2259字,读完约6分钟
原标题:水母是致命的“杀手”:水母毒素毒性很强,成分复杂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制的解毒剂能有效治疗水母蜇伤。
水母蛰丝囊触发器示意图。
一名外地大学生和一名八岁男孩被水母蛰死的消息引起了强烈关注。公众感到震惊和心碎,并对水母的毒性感到困惑。为什么水母蜇伤会如此严重以至致命,为什么许多医院不能提供有效的治疗?8月6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相关专家详细讲解了水母毒素的生物活性和临床表现。目前,除神经毒性外,水母毒素还具有溶血、皮肤坏死、肌肉毒性、肝脏毒性等多种毒性。
在海洋生物中,水母毒性最大
海岛城市的人们常说,水母属于水母。水母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大的海洋生物之一。根据之前的报道,一只澳大利亚箱形水母的毒素足以毒死60只成年水母。如果它是被箱形水母毒死的,如果不在0到4分钟内紧急处理,死亡率相当高。
每年,中国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遭受水母蛰伤。在短时间内,患者会出现皮肤发红、痉挛、疼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他们会有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蛰伤最根本的原因是水母的毒液。
与蛇毒、蝎毒和蜘蛛毒素相比,水母毒素非常特殊,其结构组成和生物活性相当复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余华华一直从事水母毒素的研究。俞老师介绍说,海蜇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生物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对海蜇毒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蜇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俞老师介绍,虽然国外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研究水母毒素,但水母毒素对热不稳定,容易聚集或与分离介质结合,给水母毒素的分离纯化带来困难。国外对水母毒素的研究落后于其他常见的有毒动物毒素。
毒素很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到目前为止,研究报告显示不同种类的水母具有不同的毒素活性和强度。
俞老师介绍,水母毒素成分复杂,结构新颖,具有溶血、酶活性、神经毒性、皮肤坏死、肌肉毒性、肝毒性和心血管系统活性等多种生物活性。
俞老师认为,溶血活性是指毒素能导致红细胞破裂并释放血红蛋白的现象。蜂毒和蛇毒具有这种活性。水母毒素的溶血活性不仅与水母的种类有关,还与红细胞的来源有关,尽管同一种水母毒素对不同红细胞的敏感性可能不同,甚至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此外,温度和ph值也会影响溶血活性。
水母毒素的心血管毒性是水母毒素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前的研究发现,水母毒素具有心脏毒性,可以杀死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
水母毒素的神经毒性主要体现在其对膜电位的影响上。一些专家从箱型水母中提取神经毒性蛋白质,发现将这种蛋白质注射到螃蟹体内会导致神经毒性症状,如抽搐和瘫痪。
皮肤诱导的炎症毒性是水母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活性,可增加皮肤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炎症成分的渗漏可导致皮肤发红和发炎。
当心水母“断手”也会伤害人
俞老师介绍说,海洋中有成千上万的水母,其中100多种对人类有毒。青岛沿海地区主要的有害水母是沙水母和霞水母。
水母移动缓慢,没有攻击性。刺痛游客的主要原因是意外接触水母的触须。触须上覆盖着能分泌毒液的蛰囊。每个蛰囊的顶部都有一个针状触发器。一旦触发器被外部刺激接触,蛰囊会弹出并向接触面注射毒液,以达到防御或捕食的目的。
除了在水里,一些人在沙滩上也会被蛰,这主要是由水母冲上沙滩或被抓住并留下触须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接触皮肤也会导致刺痛。此外,雨后蛰刺通常会增加,这是因为在暴风雨期间,水母触须上的蛰刺囊被水波冲入水中。当人们触摸蛰囊时,他们也能触发蛰囊的扳机,导致螫伤。
大型水母的触角非常长,由它们引起的皮疹大多呈线形、条状、鞭状、伤口状或锯齿状,范围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这是因为触须很长。如果全身多处被刺痛,你可能会感到疲倦、肌肉疼痛和不安,还可能会呼吸急促、胸闷、口渴、冷汗和失眠。对毒素敏感的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处理是去除残余蛰刺细胞的最关键
被水母蛰伤后最重要和最有效的物理急救方法是立即去除附着在皮肤表面的剩余蛰伤细胞。例如,用干布或干沙用力擦拭零件,并彻底清除未释放的刺细胞。附着的蛰细胞或触须也可以用木屑刮掉,伤口可以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防止蛰细胞活化。蛰刺细胞灭活后,涂抹剃须膏、苏打水和滑石粉1小时,使蛰刺细胞融合,然后用钝器(如勺子)刮去,或使用胶带,然后取出。
物理疗法只能有效减少水母毒素侵入身体的数量。一旦毒素进入循环系统,身体的其他器官将很快变得异常。由于水母毒素毒性强,结构复杂,不同的患者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一般的诊所和医院在接收到严重蛰伤的患者后往往无法启动。
90%以上被制成蛰药的病人已经痊愈
由于水母伤人的发生率很高,6日中午,当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时,于先生正在紧张地准备外用水母蜇伤药。记者看到这些药物装在容量为100毫升的棕色试剂瓶里。瓶子的标签上写着水母蜇伤治疗剂(试用产品),拧下后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飘出来。
众所周知,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有阻断剂、解毒剂、抑制剂等成分,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的治疗水母蜇伤的药物。“自开发以来,已经尝试了6年多。现在经常去海滨浴场的人都知道我们有这种药,而且经常有受伤的市民或浴场工作人员来求医。”
俞老师介绍,由于这种药是免费试用的,效果反馈很好,所以每年的8月和9月都有很多人来问药。然而,这种药物的制备过程是复杂的。目前,它是由实验人员手工制作的,每天只能制作30瓶左右。
于老师介绍说,自从药物研发完成以来,已经有500多人试用了这种药物。" 93.3%的病人基本治愈."
标题:为什么水母可以成为“杀手”:毒素很复杂,有许多生物活性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471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