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和谐的社区服务标准每年至少需要10件实际的事情
本篇文章719字,读完约2分钟
原标题:和谐社区服务标准介绍。社区每年至少做10件实际的事情
近日,青岛市民政局编制的《青岛市和谐社区服务规范》向社会公布。社区安全、社区教育、社区便民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等要素将是和谐社区居民满意度的重要考量因素。
对社区工作者的次要资格有要求
《守则》要求和谐社区中不少于60%的社区工作者应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并且至少应有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为社区居民服务。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其他社区工作者每两年至少培训一次。社区党组织的成员应当由公众直接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由公众直接选举产生。根据《守则》,每个和谐社区至少每六个月举行一次居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居民民主评议,居民满意度不低于80%。
社区配有多功能服务站
应该改善社区设施。《规范》提出,和谐社区需要建设一个面积不低于600平方米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站。公共文化设施应当免费向公众开放,并建立至少一个基本能够满足社区居民活动需要的户外体育场馆,配备各种文化体育和健身器材,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应当达到1.5平方米以上。每1000人应有一名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年应举行一次有四个以上项目的综合性社区体育会议。社区应当配备办公自动化和信息服务设施,并具备至少4万亿条宽带上网条件。
社区建设要把服务居民放在重要位置。为了建设和谐社区,社区居委会每年应该为居民做不少于10件实事。社区调解成功率98%以上,物业服务企业满意度80%以上,社区居民满意度不低于80%。同时,要求合理配置社区服务人员,每300户配备一名专职社区工作者。此外,要保证社区工作和服务经费,年度工作经费不低于7万元,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不低于20万元。
标题:引入和谐的社区服务标准每年至少需要10件实际的事情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471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