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前四个月的出生人数同比增长30%,医疗资源紧张
本篇文章1436字,读完约4分钟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全市出生人口为27448人,同比增长30.45%。其中,生有两个以上子女的13697人,其中生有两个以上子女的7523人,增长121.65%。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出生人口数量符合预期,“二孩综合政策”实施情况稳定。
生育政策调整的效果将在年底显现
根据青岛市卫生计生委登记人口出生数据,今年1-4月,全市出生人口27448人,比去年同期增长6407人,增长30.45%。其中,男孩14,184人,女孩13,264人,性别比为106.94。在此期间,共有13,697人出生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其中7,523人出生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增长了121.65%。从育龄妇女来看,35岁以下育龄妇女23735人,占86.5%,35岁以上育龄妇女3713人,占13.5%。
根据各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包括异地分娩)数据,今年1-4月,全市所有助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37,729例,其中男19,514例,女18,215例,同比增长9,699例,增长34.60%。
根据育龄期孕妇监测数据,青岛已于第一季度纳入监测范围,并已怀孕(将于今年12月底前分娩)。育龄妇女57001人,比上年增长12950人,增长33.33%。根据育龄孕妇的年龄,35岁以下的育龄孕妇有44,137人,35岁以上的孕妇有12,864人。早孕(怀孕12周前)登记的孕妇人数为22,683人,比2015年同期增加6,427人,同比增长39.54%。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今年的出生人数将比去年同期显著增加。出生率的增加主要是由全面的二胎政策、生育高峰期的大量育龄妇女以及该属偏好推迟生育的综合因素造成的。考虑到我市近年来的出生人口数据,预计今年我市的出生登记人口可能达到10-12万,比去年增长50%以上。该市医疗机构的出生人数可能达到13.5万。
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失衡更加突出
今年1-4月,医院分娩主要集中在区、市二级助产机构,占全市分娩总数的57.09%,三级助产机构占39.77%,一级助产机构占3.13%。
据报道,全市61家助产医疗机构中有27家产科床位使用率超过70%。其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城阳区人民医院、青岛西海岸医院等8家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达到或超过100%;青岛市医院(东院区)、莱西市人民医院等9家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达到或超过90%;10家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超过70%。有19家医疗机构设有新生儿科,11家医疗机构新生儿床位使用率超过80%;有55家儿科医疗机构,其中13家儿科门诊患者每天接受70次以上的咨询。全市助产医疗机构能够满足分娩需求,但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失衡相当突出。
这将增加产科床位和岗位人员的服务能力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出生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程序,方便群众办理出生登记和批准再生育。二是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和预测。加强人口变化调查,科学预测出生人口变化趋势,落实出生人口监测预警机制。三是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妇幼机构投入,完善危重孕妇急救中心建设,增加产科床位和岗位人员服务能力供给,努力满足新型公共服务需求。第四,大力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推进优生优育全面服务,实施优生优育,加强孕产妇保健服务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推荐阅读》
青岛新的全面二孩政策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青岛两个孩子的信息,你可以点击【青岛新二孩政策项目】查看更多关于青岛两个孩子的最新消息。
标题:青岛前四个月的出生人数同比增长30%,医疗资源紧张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58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