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理解成长 携手同行——崂山三中开展线上家长大课堂
本篇文章1532字,读完约4分钟
2006年6月19日,崂山三中家长教室如期举行。本期的主题是“如何应对孩子的学习倦怠和手机的使用”。刘恩春老师应邀为家长朋友答疑解惑。
关于学习
刘老师指出,学习成绩存在三类问题:学习基础差;能学好但做错;人际关系不好影响学习。
父母可以采取什么行动?学习基础不好,可以额外补课。学习做法不对,你能多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做法。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较弱的孩子,家长要多鼓励、多欣赏、多表扬,少批评、少说教。尊重孩子,给孩子传好语言,做好爸爸妈妈。人际关系是个大问题。父母应该引诱孩子看看别人的优点,说别人的好话。不管背后谁对谁错,有矛盾的时候都可以坐下来协调。
关于手机
刘老师指出,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现实中成就感不足,几乎没有有趣的爱好,自律性低,在现实中感受不到乐趣和爱。家长应该保持的态度是:不要反对用手机学习,手机是工具,要学会使用。
关于规则
父母要信守承诺,允许孩子玩手机,限制时间,让孩子在现实中获得成就感。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一般自律性更强。越肯定孩子,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越强。信任孩子就能做好。
这个讲座给父母带来了很多启发。父母反思他们与孩子的互动。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反馈。
通过刘老师的讲座,我了解了很多青少年的学习和心理变化。学会尊重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对孩子有耐心,爱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天天对着孩子笑!
-徐春女士
老师详细列举了不同孩子的问题和治疗做法,对我们帮助很大。其中一个说:“给孩子最好的食物,为什么不给她一个好的语言和微笑?”我深受感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很重要,爸爸妈妈要不断的摸索和学习。
-王小波女士
1.多鼓励、欣赏、表扬孩子,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强加给孩子。不要把负面的话传播给孩子。尊重孩子。多听孩子说话。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坐下来和孩子交流。好好辩论。把自己的看法告诉对方。孩子知道父母的感受,父母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
2.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经常和孩子谈论班级事务、同学和老师,引诱孩子谈论老师讲课的优点,多向老师学习,谈论同学的优点。
3.手机领养问题,我们允许孩子玩手机,但是不给孩子买手机。孩子用手机的时候,可以用父母的手机,有时候和孩子一起看手机,讨论一些话题,出现问题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查询手机。孩子也是自律的。
4.爸爸应该多参加男孩子的教育。
——孙晓萍女士
通过刘先生的解释,我们可以感受到手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即使没有解决好,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解决手机使用问题时,既不能走极端的治疗方法,也不能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要用正确的方法正确地引诱孩子。
——侯志芳女士
1.多鼓励孩子,少唠叨少批评,尊重孩子,让孩子说完,不打断,不评判,最后只提建议。父母必须学会和孩子好好说话。
2.手机问题: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通常是缺乏安全感、归属感、逃避现实生活。给孩子越来越多的关爱。
3.引诱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爱好,让孩子有成就感,提升自我价值,学会欣赏和肯定孩子。
——石秀军女士
感谢刘先生的讲解和分享,我听完感触良多。爱是教育的源泉,帮助孩子调整平时青春期的情绪,找到心理平衡。平时多肯定,少打击,多陪伴,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心理支持。适当设定学习目标,增加学习的热情和成就感
孩子在中学阶段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所以,家长需要引诱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手机有优点也有缺点。只要正确合理的使用,还是可以有利有弊的。而不是简单的“禁止”和孩子形成对抗,而是要把教育和诱奸有机结合起来。
——王女士
通过这次家长课,家长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引诱孩子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爱好,提升自我价值的意义。让我们理解成长,携手走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
标题:[本地]理解成长 携手同行——崂山三中开展线上家长大课堂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118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