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张燕:《疫情之后,教研的深与浅和快与慢》
本篇文章695字,读完约2分钟
疫情让我们不期而遇未来教育。它为教师打开了云中教学和研究的窗口。
从“任务研究——实践研究——总结研究——整合研究”,我们的教学研究方法沿着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进行了重构,从一层向多层转变,主要体现为四个转变:深、浅、快、慢。
一、深化:专业研究
1.专业能力深厚
2.在转化能力的深处
3.领导能力深厚
4、深层教育人的能力
二、浅化:分数获取
考试的分数和知识点被低估了。
我们高度重视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和全面快速发展。
第三,变得更快:新闻信息表达
在“网络+”时代,疫情下的中国教育被催促步入4.0时代。网络改变了教师的实践模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模式。
1.“快”使教学和研究更加开放
2.“快”促进教学和研究之间的联系
3.“快”使教学和研究更加有效
4.“快”促进教研一体化
第四,慢下来:反思与改进
疫情期间,老师的时间分配比以前更自由,缓慢的研究仿佛是电影里的慢动作,可以一帧一帧放大研究的画面,可以拉长思考的时间,可以拓宽研究的范围,可以深化研究的文案,让我们在反思中慢慢深化升级。
1.“慢”使教学和科研更加突出
2.“慢”促使教学和科研更加注重理论
3.“慢”使教学和研究越来越互动
快和慢看似是一对矛盾,但在我们的教学和研究中是相互依存的。
以“为未来而教,为成长而学”为主题,学校进行了教研模式的重构,提出:
因为研究的深入,教学的拉长,可以学到很远;
因为研究的浅薄,教学的拓宽,学习越来越近;
因为研究更快,教学更大,学习会更多;
随着研究的放缓,教学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因此需要学习的东西就越来越少。
长按并识别下面的二维码,看到越来越精彩的现场文案
标题:[本地]张燕:《疫情之后,教研的深与浅和快与慢》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99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