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青岛111个老旧小区即将“改造”
本篇文章1378字,读完约3分钟
青岛日报/青岛风景/包青。com记者王冰洁
日前,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旧住宅区改造的指导意见》,推进旧住宅区改造的路径变得更加清晰——不仅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比如改什么,怎么改,钱从哪里来,还有旧住宅区改造的“红线”。
作为中国旧城社区改造的试点城市,青岛的这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根据今年的改造计划,分布在该市7个区和3个城市的111个旧社区将很快改造成新社区。改造涉及600栋住宅楼,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惠及2万多名居民,计划总投资约6亿元。今天,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80个项目,约占全年任务的72%。
这些社区需要改变的“症状”是什么
事实上,在国家推出这种“顶层设计”之前,青岛已于今年上半年先后发布了《青岛市旧城区住宅小区改造实践方案通知》和《青岛市旧城区住宅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逐步形成了旧城区住宅小区改造的“青岛模式”,成为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旧住宅区改造成为民生热点。在今年的政府就业报告中,旧住宅区改造的具体实施目标首次敲定。以旧住宅区改造为支点,策动城市更新,实现了“保民生”和“扩大内需”的双赢。
面对城市大量的旧区,哪些可以纳入改造范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利峰表示,意见确认,旧住宅区应是建设较早、缺乏维护、失控、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城市住宅区(包括单体住宅)。青岛则根据山东省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扩大旧住宅区改造范围,确定2005年12月31日前建成的房屋全部在改造范围内。
由于年久失修,旧社区普遍有同样的“病”:墙壁斑驳,楼道灯不亮;路面破损,下水道经常堵塞,雨后积水严重;停车位不足、违章建筑屡见不鲜。青岛有多少这样的老街坊?记者了解到,目前,市住建局正在对全市符合政策要求的旧住宅区进行深入调查,建立全市旧住宅区数据库,制定青岛市旧住宅区改造“五年规划”。下一步将以“先急后缓”的原则,逐年分批推进。
如何改革
作为一个既能保障民生,又能稳定投资和就业的双赢项目,如何改造旧住宅区?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为防止“一刀切”,改造文案可分为基本、完整、推广三类。目前青岛正在按照这个思路推进。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快速发展中心副主任丁树庚告诉记者,我市旧住宅区改造将因地制宜,包括水电供暖、道路、照明、安防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以及建筑节能、停车场、电梯的全面改造,以及养老、托幼、餐饮、智慧社区等升级文件的改造。
钱从哪里来
转型的分类与“谁来买单”的问题密切相关。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指出,要建立政府、居民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合理共享机制。
记者注意到,大多数地方遵循财政资金分配“向基本需求倾斜”,加强资金精细化管理,青岛也不例外。今年年初,青岛出台政策确定各方出资边界——包括基础改革,政府应该支持;完成改造,居民承担部分改造费用,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对于升级改造来说,市场化运作是主要的。
对于旧住宅区的改造,要想激发更高的社会投资热情,迫切需要政府在前期“加大力度”。据悉,今年以来,青岛市首次将旧住宅区改造纳入财政专项支持范围,在全市范围内拨款9754万元支持项目改造。青岛市除了实施今年的市级财政外,还探索形成了发行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融资、特许经营单位组织投资等多种筹资模式。
标题:[本地]青岛111个老旧小区即将“改造”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75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