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读者
本篇文章1716字,读完约4分钟
青岛信息网9月10日报道,2006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国家网办联合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努力做理性投资者,努力做好金融读者”活动,旨在有效提高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营造清晰的金融互联网环境。话题一抵制非法集资
一、非法集资的界定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经有关部门按照法定程序批准,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等方式向投资者偿还本息的行为。
二、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和典型优势(1)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
第一,承诺高回报。投资者被承诺高回报。在初始阶段,他们通常会按时全额兑现承诺的本金和利息。筹集到一定规模的资金后,他们偷偷转移资金或带着钱潜逃。二是编造虚假物品。通过注册合法的企业或公司,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的幌子,编造虚假项目骗取信任。
第三种是靠虚假推广制造声势。聘请名人代言和名人平台,在各大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推广,制造虚假声势。四是利用家庭来欺骗。为了完成或提高业绩,我们不惜利用亲情拉拢亲友,让参与者迅速扩散。
(2)典型非法集资活动“四部曲”的第一步:画饼。在“虚拟货币”的幌子下,集资参与者产生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错觉。
第二步:创造动力。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比如产品推广会,展示各种“证书”等。第三步:吸金。通过返利和分红的方式让参与者尝到“甜头”,参与者不仅倾其所有,还动员亲朋好友加入,募集金额增加。
第四步:逃跑。非法集资者往往在“吸钱”一段时间后就跑路了。三、遇有下列情况向社会募集资金,一定要提高警惕:
1.打着“看广告,赚外快”,“消费回扣”的幌子;2.打着海外投资股权和期权的幌子;
3.投资养老行业,可以获得高额回报,或者为老人“户主”;4.以私募、合伙为幌子,但未办理公司工商登记的;
5.打着投资虚拟货币的幌子;6.以“慈善”为幌子;
7.在商场散发投资理财等文案广告传单;8.通过讲座等方式招纳老年人;
9.“投资理财”企业、网站、服务器在海外;10.要求以现金或个人账户或海外账户支付投资资金。
题目二:电信互联网诈骗的防范电信互联网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消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以诱使受害人赚钱或向犯罪分子转账的犯罪行为。
1.电信诈骗认定要点:十个凡是是诈骗。
凡声称公安检查法要求汇款的;任何要求你把钱汇到“安全账户”的人;
任何注意到中奖的人都要求你先交钱;任何提前通知“家人”送钱的人;
任何在电话中询问个人和银行卡消息的人;任何人要求你开通网银进行检查;
任何要求你入住酒店的人;任何人要求你登录网站查看想要的订单;
凡是自称领导(老板)的,要求汇款;所有不熟悉的网站(链接)都需要注册银行卡新闻。
二、如何防范电信互联网欺诈,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①克服“贪婪”思想,谨防被愚弄。②不容易向他人透露个人和家庭消息。
③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不要盲目相信,多方面确认。④正确使用银行卡和银行自助机。
⑤提高家中老人和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第三,小心防范电信互联网欺诈
养成七个好习惯:①保护个人和银行卡新闻,保留未使用的副本、睡眠卡和交易新闻。
②操作网银时,最好手动进入银行官网,防止登录钓鱼网站。③输入密码时,用手盖好。
④密码设置要相对多,杂,独立,不要太简单,和其他密码一样,要定期更换。⑤开通短信通知账户移动,如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化,立即冻结或挂失。
⑥网上银行和支付账户操作不要随意链接未知的公共wifi。⑦设立一个独立的小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购和消费。
4.日常观察个人新闻保护,妥善保管银行卡、身份证、电子银行认证媒体等。,并拒绝出租、出借或买卖;
不随意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卡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消息;下载安装app或在第三方办理业务时,注意授权权限,认真阅读关联协议和合同条款,认真填写个人新闻,防止重要新闻被过度收集或非法采纳;
不要随意丢弃业务收据、atm收据等交易凭证,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注明用途,以防挪作他用。
标题:[本地]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读者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65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