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守护“脚下的安全”!青岛将对86万个古力井盖安装二维码 “一盖一码”
本篇文章2535字,读完约6分钟
井盖缺失时,路面上的缝隙成为车辆的“出入口”;当井盖松动时,地下污水井就成了行人的“陷阱”...小库利盖虽然不起眼,却是市民脚下的“安全门”,是城管的“良心门”。古力阁原本是城市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井盖“吃人”伤人事件频发,使得古力阁成为令人担忧的城市“黑洞”。如何根治这种治安“顽疾”,质疑城市管理者的勇气和智慧。记者从昨日举行的青岛市检察院关于我市窨井盖改进方案公开交付仪式上了解到,海岛市将对全市86万个窨井盖进行全面“体检”,通过“一盖一码”进行备案。
市民在杭州路骑自行车穿过古力京。徐长卿
建议的背景
古力京“食人”事故频发
5日,青岛市检察院为全市窨井盖改造检察提案举行公益仪式。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杨光代表市检察院向青岛市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
据报道,近年来,我国各种“井盖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仅在2019年,因井盖施工、管理和维护不当造成的伤亡就有155人(包括16人死亡)。为了解决频发的“吃人”事故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脚下安全”,最高人民检察院于今年4月下旬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了《第四号检察建议书》。
为全面落实《四号检察建议书》,青岛市检察院发现我市检查井管理整体水平很高,安全有保障,但检查井建设、管理和维护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将对全市86万个井盖进行全面调查,将相关信息制作成二维码安装在井盖上,做到一盖一码。群众扫码后,可以显示井内设施使用情况、地理位置、管理责任单位、联系电话等新闻。”市委书记、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周珂就落实“四号检察建议”和加强全市井盖管理发表了意见。
污水井盖。照片由徐长卿拍摄
事件回顾
井盖是哪一年出问题的
昨天,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几乎都集中在古力井的“脸”——井盖上:部分井盖损坏;有的归属不明,导致出现问题时到处找不到“家人”;甚至有些检查井在施工后没有及时移交,成为“陷阱”。
2019年8月底,该报报道称,南京路哈尔滨路站台附近的一个电缆井盖松动,导致一名刚下车的年轻女乘客不小心踩到/掉进/掉进,身体的一半掉进了电缆井。今年10月下旬,本报跟踪报道安顺路古力未移交地方部门,古力井存在隐患,但很多部门强调不在自己控制范围内。
“有些Coulee外壳不安全。每次开车经过,都会响。”刘先生告诉记者,在重庆路高架延寿宫路下桥,一旦车轮碾过中间两条车道的库尔勒井盖,就会有异常噪音。刘先生一直担心,如果有一天库里的井盖真的松动了,并且以这样的速度走下坡路,后果将不堪设想。
管理状态
“九龙治水”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青岛市检察院调查,“我市窨井管理整体水平很高,安全有保障,但在窨井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暴雨频发等极端天气考验了青岛古力京的维护水平,也暴露出一些问题。7月22日晚,岛城当地突然下起暴雨,367路公交车司机发现人民大会堂站和大连路的两个古力井盖被雨水冲走。幸运的是,司机及时盖上井盖,找到沙袋给出提示。8月14日凌晨1点,李村派出所110民警在蜀园路巡逻时,发现路中间停着一辆车,车尾闪了两下,后轮掉入井盖被雨水冲走的古力井中。警察帮忙把车推出去,找到了古力的盖子。
根据青岛检察院的检察建议,我市仍存在产权关系多且复杂、涉及部门多、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问题。"有多少地下管网,井盖就有多少种."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岛城路面常见井盖的产权单位涉及供水、排水、供热、燃气、有线电视、通信、电力等多个部门。不仅城市的公共部分有井盖,许多社区还有各种古力井。这些古力井的维护需要物业管理部门负责。
纠正措施
所有新的井盖都是铸铁的
青岛市城管局局长周珂表示,青岛市城管局已完成15类70.3万个井盖普查,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井盖数据库,并将普查数据新闻放在地图上,依靠数字城管系统收集相关问题,并发送至责任单位进行处置。
下一步,城管局将作为牵头单位,认真落实检察建议。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全面落实和整改我市井盖存在的问题。组织市政设施管理部门会同相关现场管理部门制定并发布青岛市问题井盖的检查处置方案。对全市现有井盖进行集中整治,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破损井盖,新购井盖使用铸铁材料,淘汰水泥、塑料等劣质井盖;此外,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建设标准组织新建市政设施井盖的检查验收,以免导致监管盲区。还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所有井盖进行全面调查,逐一确定位置新闻和权属管护单位,将相关情况复制成二维码,安装在井盖内壁。扫码后可以显示负责管理单位的消息和联系电话。
他山之石
先导“智能井盖”
据媒体报道,2006年3月,长沙一名女大学生在坠入时不幸被发现在一口没有井盖的检查井内,引起了全国对检查井井盖的广泛关注。2019年11月,武汉一名9岁男孩在闹市区玩耍时,不小心掉入一口没有井盖的井中,最终导致死亡。
控制“井盖问题”刻不容缓。目前,中国许多省市正在试行井盖智能管理。比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重庆等城市在某些地区安装了智能井盖。
有专家指出,为了防止井盖下沉损坏,更重要的是加强井盖质量,降低维修价格,建立一套厂家、施工规范、保修等监督追溯体系。日前,北京市发布了《地下管线检查井盖病害标准及处理要求》,将井盖病害分为缺失、破损、移位等10种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病害如何界定、如何修复、修复后应满足哪些要求作了统一规定。确定病害处理后的井盖保修期不低于3年。(资讯/全媒体记者刘董钱)
晚间评论
小井盖托起“大民生”
在庞大的城管系统工程中,井盖看起来像一个“小物件”,但一旦坏了,就有可能引发大问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井盖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井盖经常被损坏、丢失、移位等。,而“井盖问题”日益成为城市中的“通病”。
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解决问题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管理智慧和管理水平。
要想取得长期的治理效果,不仅要依靠科技手段,还需要一个持续、完整的体系来支撑。交付检修孔盖改进的检查方案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就像青岛多部门共同建立防止学生溺水的长效就业机制一样,“井盖问题”的治理也需要部门带头,多部门共同承担责任,为市民创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董珍)
标题:[本地]守护“脚下的安全”!青岛将对86万个古力井盖安装二维码 “一盖一码”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891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