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1-01-08 04:07:38阅读:

本篇文章2233字,读完约6分钟

青岛信息网6月22日报道,说到财富管理,很多人认为这是富人的专属项目。

事实上,财富管理不必等到有数亿资产需要管理的时候,而且不仅仅是钱生钱。而是用现有的资金,帮助大家合理规划,科学配置,建立健康的财富增长机制,从而对抵御未知的人生风险有越来越大的信心。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作为投资人,最怕遇到三个“理财坑”——“合同坑”、“风险评估坑”、“计划投资项目坑”。

今天我们来说说“合同坑”。

1。金融产品证书和金融合同一样吗?

其实写这个题目之前我有点犹豫。毕竟这也是金融产品设计领域的内部消息,估计会戳一点点机构的职业生涯。

一般情况下,一个理财产品会分为:产品尽职调查报告、产品合同、理财指南(长版和短版)、路演课件(大、小)、销售演讲和问答;a .

一般来说,产品全调报告是不会发给一线员工和客户的,除非有超高净值客户想包下一个产品或者买大份额,销售发言和问答;该机构还为财务规划人员准备了一个,以提高产品招聘的速度。机构或理财规划师向客户和朋友展示的信息主要是理财指南(即产品证书)。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理财产品设计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职业,设计师需要权衡客户、产品和理财规划师的专业性,才能最高效地完成一个理财产品的招聘。这是理财规划师在行业内吃饭的能力,有兴趣留言,后面再说。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大家可以理解为产品调整报告是平淡的,产品合同是化妆的,财务指南等公共信息是ps的,修改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机构设计师的专业性和职业道德。

当您决定购买任何数量和类型的理财产品时,您可以携带理财产品合同、理财产品证书或销售演讲来制定详细的目标。

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不同类型的产品,不同点):

1.产品期限:曾经看过一只私募基金,证书和销售报表上说是超短线。因此,合同规定,基金经理可以在三年后延长两年,当五年期满时,基金经理可以酌情继续延长。有了这个写法,产品术语实际上就变成了“不定”,很多客户或者理财规划师都忽略了这个条款。现在这个产品已经存在7年了,客户还是没有解决方案。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2.收入协议;

3.投资方向:产品投资也很棘手。我遇到过几个产品,金融证上说会投资债券市场。合同里通常会写一句话:基金经理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进行无限类投资,所以客户的资金被挪作他用是“正常”的。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4.责任条款;

5.抵押担保(固定收益);

6.基金经理(股票、股票、债券等。);

7.风险控制措施;

8.产品结构(先看是否有多层嵌套);

这是一个90%的客户都会忽略的重要细节。17年,一个“爆款”基金产品说要参与一家顶级独角兽企业的私有化,投资门槛500万。当时这个产品是要抢额度的,很多客户都要参与这个“20年难遇的投资机会”。结果来了尽职调查报告,看到这个产品中间有7层有限合伙壳结构,也就是说100万客户买了这个产品,一层一层的剥离。最后用来买这个项目的本金还不到86万,且不说当时私有化价格已经很高了,就算私有化价格不高,也产生了巨大的利润。七层产品结构划分后,客户最终能获得的利润会少75%。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20年投资机会”变成了“20年割韭菜机会”。

这其实相当于基金经理把客户的钱拿到赌桌上,赌赢了,把基金经理分成大头,但是赌输了也不会导致亏损。反正每年2%的管理费已经赚到了,旱涝保收。另一方面,客户正在冒着私募股权基金的高风险,以获得相当于固定收益产品的不对称收益。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如果合同和证书没有太大区别,证明这个机构的诚信和契约精神比较强;如果合同和证书很不一样或者完全不一样,你可能会遇到“作弊”。

这不是评价一个理财产品质量的唯一指标或核心指标,而是一个参考指标。但有时这种“无意行为”参考指数更能反映一个组织对其顾客的态度。

其次,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的理财规划师

在我漫长的财富管理生涯中,我遇到了一些坚持契约精神、注重客户利益的机构,也遇到了一些耍小聪明的机构。这些机构利用国内投资者缺乏理财经验、合同阅读习惯差的缺点,将“羊头卖狗肉”,将股权产品作为固定收益出售,将保险产品作为存款,将劣质股票作为稀缺股票出售。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一方面是因为机构不负责,另一方面是国内金融客户太不成熟,经验不足。

我还记得两年前,我去外地教书的时候,一个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上课听得特别认真。上课的时候,我去和老人打招呼。聊了一会,才知道对方是个退休的公司老板——一个合适的超高净值客户。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他给我的答案很有意思。老人说:“没想到退休后还能工作。我会一边看孩子一边做财富经理。”

我想了想,对老人说:“也许每个人最后为自己做的工作就是理财规划师。我们手中的资产越多,学习理财知识的回报就越高。”

还是希望大家多学学理财,至少不要把血汗钱“送”出去。

写在最后:

购买理财产品时,尤其是投资金额比较大的产品,请尽量不要看理财证书或“亮点分析”。请尽量仔细看一下你即将签署的理财产品合同,这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花5分钟仔细瞄准,你会发现财务指引和财务合同的区别,有的小如芝麻,有的大如西瓜。你比较后再做决定会更理性。

当然,我也遇到过更多的“缘分”客户,我觉得100万会泼水,我也不好说什么。

最后,如果你在理财方面有什么问题,困惑,没有不适,可以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一起去,过上更悠闲的生活。

作者简介:丁泽

1.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学院讲师;特许理财经理项目总监;

2.参与并牵头“英国特许理财经理”证书本地化,被称为“中国最了解cwm的三个人之一”;

3.在财富管理领域工作十年后,就职于顶级财富管理机构,为近1000个高净值家庭提供财富管理咨询服务;

标题:[本地]巧避理财坑,看这一篇就够了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79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