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打工人”这个称呼火了:自嘲背后是自我接纳 体现年轻人的责任担当
本篇文章2268字,读完约6分钟
只要你上网,你最近就逃不掉“农民工”这个词。不仅各种笑话和表情符号在网上流传,就连朋友也可能先打招呼,“你好,工作的人”。在这里,“工人”是所有从事体力劳动或技术劳动的人的总称。无论是工地搬砖的工人,还是坐办公室的白领“996”,还是企业家,都可以自称“工人”。然而,尽管许多年轻人自称为“工人”,他们并没有停止努力工作。他们自嘲的背后,是一种面对压力和挫折的顽强奋斗和勇气。
压倒性的
是“工人”的梗
10月底,双十一销售节预售拉开帷幕。有了它,“工人”这个词措手不及。微博和微信出现了大量“工人”表情包,以及“早上好,工人”等口号,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热点话题。短短24小时,“工人梗为什么爆炸”这个话题的微博阅读量突破5亿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利益细分,比如“今天的工人,明天的人”,“今天搬砖,明天地位不稳”,“工作没有困难,只有勇敢的工人!”“世界上有两个最耀眼的灯,一个是太阳,一个是农民工的辛苦。”
“工人”的爆炸也带来了一系列周边产品的热销。淘宝上定制手机壳、车贴、水杯的商家比较多,其中最畅销的每月卖100多。甚至很多企业也纷纷效仿。天眼查app显示“早安工人”已被广州某企业注册为商标,“工人”也已被陕西某企业注册为商标。
来自视频网站
当地励志口号
“农民工”一词从何而来?目前众说纷纭。其中一些来自绘本艺术家陈志勇的新书《蝉》,讲述了一个诚实勤劳的“蝉蛹”的故事。他在企业没有朋友,被同事排挤,被老板欺负。经过长时间的忍耐,有一天,它跳下蛹壳,展开翅膀飞走了。看完之后,大部分人感叹,这就是我!
也有人考证“早上好,农民工!”源于网友的“抽象筐”。9月底,他出现在视频网站的个人区,上面写着几个字“早上好,工人们!”以此为主题的短片。视频中,“带着篮子的抽象”双手比划着,对着镜头大喊:“有人相爱,有人分开,有人夜里看海,有人八九个闹钟都醒不过来。早上好,农民工!”“朋友们,你们累了吗?累是对的,安逸是留给有钱人的。早上好,农民工!”等待乡村励志口号。
迅速接受自嘲和灵感
“农民工”的迅速爆发,离不开年轻人的迅速接受。很多人几乎把这句话当成了最近的口头禅。赵辉住在巨野路,今年80岁,从事审计工作。他认为“员工”这个词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我去年去了一家私企,每个月都开一万多,但相应的,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公司。”旅游轻松,在荒野待两三个月,食堂只有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这个词流行之后,他收集了很多“劳动人民”的表情包。和朋友聊天时,他自嘲,抱怨自己太累了,没法工作,就给他们配表情包,“特别能表达自己的情绪”。
知乎网友《九夏清闲》说,这就像是把悲剧包裹在喜剧的外衣里,带有自持和清醒的讽刺意味。总之,“工人”体现的是普通人的样子。从一个激情前行,到被冰冷的现实打湿醒来,到每天被生活反复殴打,却还在为生活挣扎,享受生活。而一切,都包在一件带着微笑的金大衣里,变成了这句话:早上好,工人们!
不同的年轻人对“劳动人民”有不同的理解。有网友认为,自称“工人”是一种自嘲,努力工作,工资普通,但为了生存,不得不“打工”;有网友认为这个标题是对自己的鼓励。虽然生活不易,但每一项成就都让他们有成就感,都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网友说,大家都互称“工人”,意思是现在大家的职业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什么职业,大家都是“工人”。
嘲笑的背后是自我接纳的表现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张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网民的这些观点很了不起。就像有些年轻人说的,首先这是一种自嘲。“作为一个农民工,你会感受到职场的压力。压力从上到下扩散。你越是在基层感受到这种压力,压力就会越大。”现在的90后、90后在心理层面追求自由,也是更进步、更优秀的一代。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无论在职场的哪个角落,都是一种兼职,也是自己能力的最大发挥,但这种辛苦有时会流露出无奈和厌倦。
“这种自嘲可以看作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机制,接受真实的状态,通过一个小渠道表达出来。”张旭说,有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客观真实的表达,得到大多数人的回应,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光是这些就会生出力量。”作为人类,有各种各样的情感,没有一种可以用好或坏来形容。甚至痛苦、无助、愤怒、厌倦都有它们的意义,这恰好是我们审视内心,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前进方向的机会。
张旭认为,自嘲也是一种自我接纳和内心强大的表现。适当的自嘲是情商高的表现,有幽默感,可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压力,表达负面情绪,通过开玩笑实现情绪调节。自嘲也可以帮助人接受自己的缺点,接受自己不是很好很完美的自己。“但说得恰当一点,如果你用几句话过度辩解,那是一种不使别人说自己,而是先把话说得很低的自卑。”张旭强调。
“我认为‘工人’的流行也是一种责任的表现。”张旭说,上班前是“搬砖”的代名词,是动词,表现出努力的动态。在工人之前,有工薪族和劳动女孩,这反映了不稳定工人的辛劳,他们是临时的,可以被任意解雇和替换,而工人在意义上是中性的词,这反映了一般公众的状态,非常真实。虽然业内有辛劳,但这样的辛劳也有收获,让我们更加踏实,在生活中履行自己的责任感和义务,在平凡中彰显自己的追求。像“领导者”、“经理”和“企业家”一样,“工人”只是对工作场所身份的客观和真实描述的同义词,无论高低,仅此而已。我们不回避用这个来形容自己的状态。不得不说,这是接受自己真实状态的一种进步,也是我们愿意主动承担自己责任的一种责任。(管亥信息/青岛晚报记者高景文)
标题:[本地]“打工人”这个称呼火了:自嘲背后是自我接纳 体现年轻人的责任担当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890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