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如何发力
本篇文章1984字,读完约5分钟
实体强大,国家强大。为了促进高质量的发展,实体经济如何发挥其实力?
降低成本,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降低生产能力,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健康”;促进创新,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在最近召开的2018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就实体经济转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
抓住创新提升竞争力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被重塑。加快创新步伐,加快高端领域布局,不仅关系到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关系到未来发展的话语权。
“如果说中国制造业在过去是一种人口红利,那么在未来就有必要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苗伟在会上说。
代表制造业实力的先进制造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应该有更多“中国的好声音”。苗伟表示,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开展高档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设备和关键系统部件的示范和应用,加快重大装备发展。着力解决动力电池系统等50个关键瓶颈,支持培养一批专业创新的“小巨人”。在信息领域,我们将加快核心技术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
技术红利应融入更多行业,以刺激股票转换。苗伟表示,MIIT将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大原材料、设备、消费品和电子等重点行业智能制造的推广力度。2018年,将新增约100个试点示范项目,对基本共性和行业应用标准进行测试和验证。同时,还将面向数百万工业企业开展“走向云”活动,培育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网络化生产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离不开资本。"资金链的部署将围绕创新链展开."苗伟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2018年推动设立“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和重大项目实施,大力推进金融支持创新。
去能力增强“健康”
为了促进高质量的发展,有必要消除低效的低端生产能力,增强行业的“健康”。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17年,中国钢铁产能超过年度目标5000万吨,1.4亿吨“带钢”得到全面清理,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重点行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江经济带清洁生产水平继续提高。
苗伟表示,2018年要分解落实年度钢铁产能削减任务,加强对重点省份的监督检查,建立打击“带钢”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带钢”死灰复燃。推动出台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和金融债务的意见,鼓励先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全面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转型,加强工业节能监管。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也要在提高质量、促进节能高效上做“加法”。
2017年,中国累计生产5000多种产品,实现了国内外销售“同线、同标准、同质量”,工业通信行业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8年,以国际标准为目标,在家电、化妆品、服装、家纺、家具等重点行业建设一批个性化、创新性的消费品行业示范服务平台,推动民族品牌振兴。同时,加快形成先进的基础材料供应能力,支持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
降低成本,增强吸引力
要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增强收益感。促进人才、资本和其他因素在工业中聚集,创造鼓励脚踏实地和倡导工业的氛围,这一点非常重要。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17年,“分配诉讼”改革的累积效应继续显现,新的减税和减费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负1700多亿元。其中,广东、四川、广西等地出台了降低成本的实施细则,实现了政府资金和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零收费”。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增加了它们的支持。
苗伟表示,目前,许多降低成本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制造业发展中的困难依然存在,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努力推动解决。
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减法”,继续推进分权,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并使人们对做生意感兴趣和有信心。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更加注重政策供给能力,加大推进减费减税力度,深化企业关联存款单管理,拓展全国企业关联收费单查询系统的查询内容和功能,完善调查报告平台。
同时,我们将不断完善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包括进一步放开竞争性电信服务,实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正式商业化。
一方面,要做“加法”,吸引更多的要素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要纠正与金融资本的关系,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制造业需求的金融链。
苗伟表示,将通过推动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研究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等措施,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困难。同时,我们将创建高标准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并制定更有利于释放市场活力的措施。
核心还应该创造一种鼓励脚踏实地和崇尚工业的氛围,这样创新才能得到奖励,不公平竞争才能受到惩罚。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建议在2018年进行反垄断和公平竞争审查,以净化市场环境,同时鼓励和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
标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如何发力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72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