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一窗口”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访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管
本篇文章3021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应实施高层次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政策,以促进建设一个强大的贸易国家。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办主任张广智认为,通过“单一窗口”将大型通关流程从“串联”改为“并联”,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多次申报和重复申报的问题。创建一个世界级的、更大的、更强的、更好的“单一窗口”,它符合中国的国际贸易实力,并有助于中国“贸易实力”的建设
国际贸易的“单一窗口”意味着政府为国际贸易提供“一站式”在线窗口。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不管有多少个部门,不管有多少个处理环节,都是在这个窗口处理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全面深化改革营造了良好氛围,为“单一窗口”建设指明了方向。2016年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连续两年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国家通关一体化
明年,全国进出口企业通过“单一窗口”的主营业务申报率应达到70%。要依靠良好的功能吸引企业使用,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保证运行维护服务
未来,“单一窗口”将更加开放和国际化。不仅要讲好“普通话”,还要学会讲“世界语”,使“单一窗口”成为国际通关合作机制的重要基础设施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实施高层次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政策,推动建设一个强大的贸易国家。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简称“单一窗口”)是世界各国促进贸易便利化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共同做法之一。如何通过“单一窗口”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如何进一步加快“单一窗口”建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办公室主任张广智。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单一窗口”建设。你能介绍一下“单窗”的建筑背景和总体构思吗?
张广智:根据中央政府部署,海关总署(国家口岸办)牵头18个口岸和贸易管理部门成立“单一窗口”建设工作组,加快“单一窗口”建设和推广。
“单一窗口”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交流和共享,包括进出口生产、贸易、运输、银行等物流金融服务信息,包括为进出口贸易服务的报关公司、货运代理、信息服务企业、综合外贸服务等代理信息,以及海关、国检、外汇等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涉及整个国际贸易链条。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的“单一窗口”意味着政府为国际贸易提供“一站式”的网上窗口。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不管有多少个部门,不管有多少个处理环节,它们都是在这个窗口中处理的。对政府部门来说,执法方面的信息共享和互助是通过一个“单一窗口”进行的。通过这种聚集效应,给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带来了“双赢”的便利。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单一窗口”建设指明了方向。2016年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出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国家通关一体化。国务院第174次常务会议要求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按照标准版的统一要求,到年底实现全国港口全覆盖。
记者:“单一窗口”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应用?
张广智:今年以来,我们主要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按照统一标准制定并推广了“单一窗口”标准版本,将“方言”改为了“普通话”。
目前,“单一窗口”标准版货物申报、舱单申报、运输工具申报、许可证申请、原产地证书申请、企业资质处理、查询统计、出口退税和纳税等九项基本功能已经完成。实现了与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11个部委的“总量对总量”对接,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所有港口,申报业务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单日申报量超过33万张。
通过“单一窗口”,大型通关流程由“串联”变为“并联”,有效解决了企业多次申报和重复申报的问题。其便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点访问:更多的数据运行,企业少跑腿。面向“单一窗口”平台,一次性输入或导入申报数据;通过标准版,您可以一次申请涉及五个进出口贸易部门的五种许可证;资质处理功能使企业能够一次提交备案数据,同时处理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备案、海关注册和检验资质申请。
一次性提交:数据可以一次录入、一次提交、多次共享,有效提高了企业报表的效率和准确性。运输工具标准版申报的数据项从1113个减少到371个,简化率为66.7%,实现了“一单四报”和电子联网核查。
一次检查:一次案件移交,一次案件拆箱和联合检查。依托“单一窗口”平台,在上海、重庆等地开展联合检查试点,汇总港口管理相关部门的各种检查状态信息,实现指令碰撞、预约互动、一次性拆包和联合检查。
一键式跟踪:一键式订阅、全面跟踪和有序调度。查询统计功能可以查询整个进出口贸易过程的通关情况。企业可以通过手机应用一键订阅,全程跟踪,有序安排。
一站式办理:企业可以在网上一站式办理报关、报检、付款和放行业务,并扩展到许可资格、出口退税办理等贸易管理环节。
据广东省有关部门测算,推广标准版节省了10多亿元的信息化建设财政投入。据重庆港务局计算,“单一窗口”可降低企业成本10%以上。国际贸易的“单一窗口”已成为国家通关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和最有效的起点。
记者:虽然“单一窗口”对企业来说很方便,但它涉及到很多部门。如何加快这一改革?
张广智:国际贸易的“单一窗口”是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合作体系,而不改变现有的行政管理,这面临许多客观的挑战。首先,有许多部门参与国际贸易。要实现“单一窗口”,需要协调多达十几个部门。其次,很难改变行政理念和思维。同时,不同部门的技术体系和标准存在客观差异,难以建立“单一窗口”。
尽管困难重重,但各部门都非常支持这项工作。如公安部发布《关于配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积极配合标准版试点工作;为适应与标准版“总量到总量”对接的需要,交通部积极将船舶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从分散升级为集中;为提高标准版检验的及时性和用户体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优化了eciq骨干系统的功能;农业部和林业局提出2018年100%通过“单一窗口”申请农药放行通知和野生动植物许可证;到2018年,商务部将实现90%的许可证通过“单一窗口”申请。
记者: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
张广智: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我们有一个初始目标。明年,全国进出口企业主要业务通过“单一窗口”的申报率应达到70%。要依靠好的功能吸引企业使用,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确保运维服务,探索“单一窗口”的亮点和优势列表,让企业有更多的收益感。
下一步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深化“单一窗口”建设规划,将海关特殊监管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相关服务功能纳入“单一窗口”;按照国际先进标准,我们将进一步推进通关数据、单证和流程的协调和简化,进一步推进跨部门数据“单一窗口”登陆和全面共享。进一步完善“单一窗口”口岸通关效果评估系统功能,加快在全国各口岸推广应用。以“单一窗口”为平台,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简化通关手续,减少通关申报文件数量,提高通关自动化程度。
“单一窗口”的建设一直在进行。未来,“单一窗口”将更加开放和国际化。不仅要讲好“普通话”,还要学会讲“世界语”,使“单一窗口”成为国际通关合作机制的重要基础设施。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比中国这个国际贸易大国更大、更强、更好的世界级单一窗口,为中国“贸易强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谷阳)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姜晨
标题:以“单一窗口”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访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管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66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