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继续停做 资金面“冰火两重天”
本篇文章1173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张钦锋)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逐步转向净退出。26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第三天停止,今天到期的500亿元人民币反向回购实现自然净收益,这是连续第四个净收益。市场人士指出,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和金融机构新年准备工作的结束,新年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有望缓解,资金在新的一年保持稳定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12月底,央行开始转向公开市场操作(omo)。自本月11日以来的首次净提款于21日实施后,央行连续暂停反向回购操作,并于22日、25日和26日继续实施净流动性提款。
接近年底时,央行暂停了流动性供应,这正好说明新年的流动性问题不大。
自2017年以来,央行一直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和适度中性。在此基础上,央行根据流动性状况进行反向调控,在资金总量较高时削峰填谷。
本月中旬,面对财政税收、政府债券发行和机构准备金支付带来的流动性需求不断增加,央行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净投资,以“填平”流动性“低谷”。12月下旬,央行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方向,表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已恢复到较高水平,金融机构对央行流动性支持的需求下降,omo分阶段转向“削峰”。
根据央行公告,年末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吸收央行反向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稳定,不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季度初的财政收入和季度末的巨额支出都很突出。12月是财政投资的重要月份。一般来说,在12月中下旬,财政国库将大规模发放,形成大量的基础货币投资。由于今年12月的财政因素,预计净供应流动性将超过1万亿元。
自去年12月以来,市场资金相对稳定,短期资金保持充裕,能够跨越新年的中长期资金仍然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
“隔夜无处不在,但新年的苦难是需要的”,一位交易员表示,最近,在资金方面出现了“冰与火”的格局,今年到期的短期资金堆积如山,而投资者纷纷降价和抛售商品,但中长期资金在新年特别吃紧,而且没有办法借钱,而且价格继续居高不下。
25日,在银行间市场,7天至2个月期的年间回购利率全面上升。代表性的7天回购利率(dr007)上升了5个基点,达到2.82%,14天和21天的品种分别上升了11个基点和32个基点。目前,21天及更长时间的回购利率已升至5%以上。
交易员表示,25日,银行间回购市场隔夜资金供应充足,减息现象相当普遍。但是,从7天到14天,资金不多,银行供给少,主要由一些非银行机构支持,但价格很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收盘。
交易员表示,年末财政支出强劲,总体流动性得到保证,异常波动风险仍然较小。随着本组织除夕筹备工作的完成,预计除夕资金供求压力将逐步缓解。未来几天,金融投资将继续增持。本周,2900亿元人民币的央行反向回购将到期,到期后的回报压力很小。即使央行持续暂停操作,这些资金也有望顺利度过新年。
标题:OMO继续停做 资金面“冰火两重天”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41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河北廊坊打造“平原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