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高度警惕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本篇文章1893字,读完约5分钟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
12月23日,由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和第一创业(002797)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第一创业债券研究所承办的“2017中国债券论坛”在中国北京世界饭店举行。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到2017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将超过8800美元
朱光耀说,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取得了7.1%的经济增长。最近,世界银行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6.8%,这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一致。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预测,2017年中国经济将增长6.8%。“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深化供应方结构改革的过程中,经济可以保证质量,强调效率。在此前提下,中国将实现6.8%的增长,再次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经济体,这是值得称道的。”
据朱光耀称,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8250美元,而五年前为5940美元。在这五年中,它增长了40%,年均增长率为8.2%。据估计,到2017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将超过8800美元,这需要进行衡量,因为还有人民币汇率问题。
十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首次实现了同步增长
2017年,你如何知道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朱光耀认为,2017年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最为稳定、趋势良好的一年。
首先,世界主要经济体十年来第一次实现了同步增长,而且分布广泛,也就是说,世界上70%以上的经济体都实现了增长。在主要经济体中,2016年,俄罗斯和巴西这两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经历了负增长,但今年都实现了正增长。
作为全球经济中最活跃的地区,亚太地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而中国一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体现了全球经济的紧密融合和相互促进。
第二,从具体数据来看,2017年,全球经济总量估计为78.7万亿美元,其中两大经济体:美国经济将接近20万亿美元;中国的1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需要最后确认。关键是汇率,但基本上是这种趋势。就比例而言,美国接近25%,中国超过15%。中美两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78.7万亿美元的40%。
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贡献超过40%,接近45%,中国为34.6%,美国接近10%。
高度警惕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
朱光耀透露,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的沟通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建议,表示要在债务风险的结构上下功夫,即要密切关注政府债务和国有企业债务。“利普顿为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而采取的措施,使宏观杠杆率在过去几个月里从247%降至239%。我们确实看到了我们的努力和进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非常重视它们。我也很兴奋。”朱光耀说。
朱光耀认为,我们应该对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保持高度警惕,在我们真正开出正确的药方并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纠正这种情况。
展望2018年,全球经济发展将继续改善。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提高到3.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在2018年1月发布新的全球经济展望,即下个月,可能会略有提高,但这是基于经济发展。目前,有许多因素需要警惕。
关注美国的货币政策
关于美国的税制改革,朱光耀认为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并详细分析税制改革将对美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
朱光耀说,美国的税制改革将在未来十年增加1.5万亿美元的赤字。要实现税收中性,就要依靠税制改革后的减税来刺激经济、刺激企业投资和刺激美国海外资金的回流,从而提高美国的经济增长率。
从历史规律来看,在前三年,它肯定会刺激经济。朱光耀透露,目前,美国经济学家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即在头三年,每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是0.4到0.5个百分点,而包括高盛在内的美国主要银行也有这个数据,接近特朗普总统希望的3%的增长率,可能是2.9%到3%。
朱光耀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美国的货币政策。“严格来说,美国在2014年10月停止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停止购买政府债券和担保公司债券。到2015年底,美联储第一次加息意味着美联储已经开始了利率正常化的进程,即从0开始逐步加息,调整速度非常缓慢;2016年底第二次调整为每年调整一次,仍为0.25%;2017年,它被调整了三次,每次都是0.25%。现在我们着眼于明年,但明年3月,美联储主席耶伦将离任,新主席、共和党人鲍威尔将接任。耶伦在收紧货币政策方面非常谨慎,她主张适度调整货币政策。作为一名共和党人,鲍威尔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如何在美国税制改革和放松金融监管对经济产生巨大刺激的情况下进行变革。”
来自金融部门金融渠道的作品都是有版权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将被视为侵权!
标题:朱光耀:高度警惕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38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