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文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 力争产值达600亿
本篇文章1136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证券报12月2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促进中国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指导意见,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产值将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0%。技术水平继续领先。民用无人机系统集成、自主飞行、智能避障和高精度定位能力不断突破,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消费无人机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工业应用无人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发展的突破。保持消费无人机企业的领先优势,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工业应用无人机企业,形成2-5家拥有核心技术和世界级影响力的领先企业。
标准和测试认证体系已基本建立。为满足产品开发生产、工业应用和安全监管等行业的发展需求,修订了200多项民用无人机标准,建立了民用无人机标准体系。建设一批民用无人机专业服务机构,初步建立安全检查认证和试验验证体系。安全控制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国家安全管控平台基本建立,企业监管平台基本实现全覆盖。所有民用无人机产品都实现了“一机一码”,自动识别率达到100%,满足接入管控平台的功能需求。
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企业实力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势头,建立健全民用无人机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和产业体系,实现民用无人机安全、可控、健康发展。
《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八大任务,包括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培育优势企业;拓展服务应用领域;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加强频率规格的使用;推进管控平台建设;促进产品测试和认证。落实《无人机空无人机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17-2018版),加快制定民用无人机分类、产品安全要求、研究单位身份编码规则、基本条件和评估方法、控制平台建设等急需标准,建立和完善民用无人机标准体系。鼓励行业协会、行业联盟等社会团体围绕市场需求制定群体标准,推动市场检验后的先进群体标准向行业或国家标准转化。积极推进民用无人机标准国际化,支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国际标准制定,增强国际话语权。
指导意见还建议研究制定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的行业标准条件,公布符合标准条件的企业名单,及时动态调整,引导社会资源向符合标准条件的企业集中。推进民用无人机企业制造的智能化转型。督促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深入挖掘细分市场的应用需求,准确制造产品。鼓励企业国际化,加快海外市场拓展,加强资本、技术和人才引进。通过开放平台、共享数据、提供测试验证条件和系统解决方案,鼓励优势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的集聚和创新,推动特色民用无人机产业集群发展。
标题:工信部发文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 力争产值达600亿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724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