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金融稳定 “安全网”
本篇文章1170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为及时发现和识别金融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有效监控和预警全市重点企业的各种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促进凤城市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凤城市支行在其上级行的精心指导和当地党政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了全县重点企业金融风险信息的早期识别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县域重点企业财务风险信息的早期识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压力大。如何实现风险的早期识别、早期预警和早期处置,考验着各部门的智慧和信心。为此,本行着眼长远,立足现实,积极推进金融风险早期识别持续深入发展。
建立一个组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市金融稳定协调合作领导小组,以市政府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中国人民银行凤城市分行金融办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市政府12个相关职能部门和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成员。
完善工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相互合作、协调有效”的原则,本行建立和完善了金融稳定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界定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舆论风险、关联风险和其他风险预警信息五种类型,制定并实施了《凤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企业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支持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重点企业财务风险早期识别评估通报、调度和监督制度,协调全市工作进度。表彰合作密切、推广效果明显的单位(部门)。
科学数据收集。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开发的“重点企业财务风险早期识别系统”,收集了凤城市首批30家重点监控企业的信息,涵盖股东结构、贷款金额、对外担保、销售收入、利润、现金流、应收账款、水电使用等16个项目。在系统数据采集方式上,采用了两种模式,通过系统直接提交,匹配后注入到凤城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相关数据中,有效提高了数据采集的覆盖面和准确性。
提高评估效率。为了充分发挥系统对重点企业财务风险的早期识别功能,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系统可以立即给出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的风险预警提示。
深化推进金融风险早期识别工作的主要成果如下:
降低银行运营成本。风险预警门向前移动,赢得了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保护措施的机会。同时,信息数据按月收集,连续动态的监控不仅降低了银行贷前调查的成本,也减少了银行上门获取企业信息的工作量。通过对重点企业业务动态的实时监控,对有援助价值的企业实施“名单制”管理,并采取“一个企业,一个政策”进行援助。
强调适者生存的原则。通过监控,对于授信多、融资渠道复杂的风险相关企业,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查明企业融资金额,制定处置方案,防止风险扩散,及时启动破产清算程序。
实现各方互利共赢。自企业财务风险早期识别机制运行以来,企业发展中的经济和社会效应逐渐显现。银行资金的增长和信贷规模的增加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金融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标题:织牢金融稳定 “安全网”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61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明花开香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