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展 心中有“数”(样本?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
本篇文章2598字,读完约6分钟
核心阅读
西部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巨大潜力。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西部地区也进入了翻越山脊的关键时期。
与中部和东部地区相比,如何解决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如何在西部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和升级。看贵州探索绿色崛起新路。
经济总量增长10.5%,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前三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9%,燃气质量好的空天数占比达到96.6%;
供应方结构改革降低企业成本700多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1%;财政、企业和居民三大收入同步增长;
……
2016年,贵州经济数据增长迅速,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高。"我宁愿吃仙桃,也不愿吃一篮烂杏子."贵州一直坚定不移地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高速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升级和转型。
“三个转变”改革激发农村新活力
宽阔平坦的道路,隐藏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村民别墅,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来自六盘水市水城县汨罗镇伊加村的村民李如明站在山上,笑得合不拢嘴,环视着村庄。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山村现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土地是我的,我也有股份。我每天能挣100元,我的生活充满希望。”看着近万亩的红心猕猴桃基地,李如明兴奋地说,他的4亩坡耕地已经纳入基地,以基地的土地分红和工资为基础,他一年能赚5万多元。
传统上,贵州地处一隅,受地理环境的制约。要改变“穷乡僻壤”的现状,必须在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的独特优势,创新农业管理体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过去,农民把土地转让给我们,而公园的收益与他们的收入没有直接联系,很难调动积极性。”经营该基地的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君告诉记者,过去,农民只是来基地工作,缺乏劳动热情,几乎为自己种植的作物买单。
2014年,地方政府启动了“资源变资产、资本变股份、农民变股东”的“三改”改革,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
“资源成为资产”,即村集体通过持股的方式盘活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使过去“死”的资源成为“活”的资产;“资本转股本”是指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各级财政将投资于农村发展和扶持资金,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份,并投资于各种经营实体。享有分享权,让“分散”的资金形成合力,扩大使用效率;“农民成为股东”,即农民自愿投入个人资源、资产、资本、技术等。并参与分红成为股东。
三年来,通过“三改”改革,六盘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8%,22万贫困人口脱贫;村集体经济新增收入1.08亿元,村集体经济达到2.85亿元。“改革激活了城乡存量资产和自然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贵州省“三改”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贵州确定了21个“三个转变”改革试点县,覆盖48.2万贫困人口。今年以来,贵州在各县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并通过“三个转变”改革来主持全省的农业和农村改革。
“千家企业改革”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几十台机器和设备正在有序地生产,整个自动化生产区没有工人。在车间外的信息中心,工程师们对车间的生产和运行状况了如指掌...
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一个工业工厂。事实上,它不是。这是贵州航天电气(002025,诊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航电气)微型矩形电连接器的自动化生产车间。
贵航电器开发安装的dds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和互联。工程师可以清楚地监控每台设备的生产效率、运行时间、生产数量等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进行生产调度。“以设备代人,效率提高了6倍,误差也降低了,产品优良率达到90%以上。”贵航电器综合管理部副主任魏惠勇说。
长期以来,贵州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工业产品结构单一,新兴产业规模小,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含量低。为此,贵州从12个重点行业中选择了113家龙头企业和101家高成长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培育。预计每年将投入10亿元以上的财政支持资金,着力打造“千家企业转型”示范试点和行业龙头,引领和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大钱带来好结果。2016年,贵州共有1210家企业实施了“千家企业改造”项目,涉及1532个项目,带动全省技术改造投资680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32.1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增速比全国高3.9个百分点,保持全国前三位。
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转化,一直是贵州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十三五”期间,贵州每年将培育600家科技型、高增长型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每年完成1000多家企业的转型升级。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十三五”累计投资将达到7000亿元。
大数据与经济和社会紧密结合,推动新格式的发展
今年,贵州有一个很好的表现:6月,腾讯的核心数据中心开始在桂安新区建设;今年7月,苹果向世界宣布,未来中国所有苹果用户数据都将存储在贵州;8月,华为七星湖数据存储中心开工建设。
“在中国新数据中心领域,贵州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方之一。”苹果公司环境、政策和社会事务副总裁丽莎?杰克逊给出了选择贵州的理由,也肯定了贵州的成长。
在大数据时代,贵州抢占了工业高地。据初步估计,贵州大数据核心、相关和衍生格式的总规模达到1600亿元,同比增长46%;信息经济增加值增速居全国前列,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6%。今年2月,《贵州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正式发布,成为全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贵州共享经济、电子商务、呼叫中心等新服务形式的快速发展,丰富了数据资源的应用模式和类型,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卡车帮”企业改变了中国道路货运物流的格局。2016年,共节约燃料615亿元,减少碳排放3300万吨;贵阳呼叫中心已实现20多万人就业,成为中国第五大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产业集聚地。
随着软件和硬件的不断完善,“数据种子”已经在贵州的商业、政务、民生等诸多领域萌芽,数据的价值也逐渐增加。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从政府、机构到企业,大数据贯穿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正在赶上其他国家的贵州,不是在寻求增长风险,而是尽一切可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贵州发展的绚丽多彩的新画面正在慢慢展现。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8日,第10版)
标题:贵州发展 心中有“数”(样本?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29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