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10-01 07:45:02阅读:

本篇文章6509字,读完约16分钟

■魏继刚

一,建设物流强国的重大意义

物流是一个基础性、战略性和主导性的产业。它的发展关系到生产、流通、消费、人民生活、国际贸易、综合国力、国家竞争力、军事实力和地缘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说,物流业的发展影响和改变着地区、国家和世界的格局。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和最大的物流市场。铁路、公路和水路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和快递量位居世界前列。虽然中国物流业的规模很大,但其绩效并不理想。大而不强,发展粗放,连通性差,全球连通性弱,物流成本高,质量和效率低,高端、系统化和集约化物流服务和供应链服务严重短缺,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运营模式不可持续。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在“十三五”及更长时期内,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全球化和绿色化将进一步推进,物流业的发展需求、技术供给、体制、资源环境、时间空分布和国际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产业2.0到产业3.0、4.0、5.0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以往单一的、自主开发的物流模式向一体化物流、联系、联盟、联动、互利、共赢、共享的一体化物流的转变;新的科技革命正在推动中国从一个消费互联网大国向一个工业互联网国家转变。以“互联网+”为形式的物流模式将迎来巨大的变革。除了消费升级和市场细分之外,电子商务物流、数字物流、智能物流、平台物流、协同物流、共享物流、终端物流、快递和配送将快速发展,数据驱动将成为物流发展的新模式。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将在更广阔的领域配置物流资源,充分竞争的市场将提高物流产业的集中度;成本因素的上升,土地、资源、环境和安全约束的加强,对精益物流和绿色物流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高收入国家迈进,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便利、惠民的包容性物流;中国推进东西部互动的全球化,以“一带一路”物流为突破口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将提上日程。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中国物流业正处于这样深刻的变革过程中,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正处于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在新时期,全面提升物流绩效,推动物流业由大变强,加快物流强国建设,不仅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国家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和市场繁荣,促进国际化,保障民生,而且对于建设制造强国、贸易强国、技术强国、质量强国、空间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军事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二,建设物流强国的战略思考

物流产业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物流产业战略不仅是产业本身的战略问题,也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强国战略的制定应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紧密遵循国情,并在人类文明的全过程中考虑物流产业的发展。中国物流业中长期发展应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协调国际国内、城乡关系,牢牢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机遇,围绕“完善体系、优化网络、调整结构、整合资源、联动发展、整合运营、创造价值、节能环保、造福民生”这一主题,以更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为保障,构建面向未来的中国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中国物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物流强国。物流服务体系全面完善,物流网络跨省互通,市县互通,城乡统筹。城镇里有商店,村庄里有物流。物流结构全面优化,物流服务功能和水平全面提升,物流资源全面协调,物流与制造业、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全面对接,物流与互联网和物联网全面融合,物流数字化和智能化全面实现,物流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物流创新全面突破,物流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物流现代化全面推进,物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全社会的物流成本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拥有5-8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物流企业集团和全球供应链服务企业集团,以及一大批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的中小物流企业集团。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领先的物流大国,引领全球物流业的发展。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因此,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实施“七大战略”。

网络战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完善和优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组织网络、运营网络和信息网络,构建国际与国内、东西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城乡与省市县乡、社会化与自营相结合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有效衔接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细化策略。满足不断分层、分散、细化的市场需求,紧跟用户体验、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使物流服务准确定位、精细服务、精细管理、准确评价、持续改进、尽善尽美。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智能策略。抓住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巨大机遇,抢占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物流资源和智能物流服务的安全、高效、灵敏、实时、可控和人性化的全方位连接。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联系策略。围绕物流服务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内在要求,加强物流资源和供应链的整合,提升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促进物流业与各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充分发挥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桥梁、纽带、助推器和总调度作用。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全球化战略。把握全球化新特点和国际格局变化,坚持“利他共生、创造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全球物流和供应链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中国的全球联系、全球服务和全球解决方案能力。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安全等。,实现土地、能源和资源的集约和节约,减少污染和排放,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活动的负面影响。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创新战略。通过创新理念、战略、制度、服务、商业模式、组织、流程、管理、品牌、渠道和技术,物流业可以创造更多价值,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第三,建设物流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运用系统思想和理念,完善和优化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加工、配送、快递和信息功能,积极发展物流技术装备体系。加强铁路、机场、港口、码头、水路、货运枢纽、货运站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物流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共仓库和码头网点建设。重视宏观和微观物流系统中各种要素的组织和重组,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通过整体优化,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发挥了整体效率,获得了整体效益。把握物流功能、企业内部物流、企业间物流、区域物流、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人力资源和管理体系的整合。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二)优化物流业的组织结构

鼓励优势物流企业加强联合兼并重组,培育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和中小物流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实施并购,提升服务能力、质量、专业化和特色。鼓励区域内和区域间物流企业并购。鼓励总部物流企业和关联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业务协作为基础,以完善的治理结构为前提,实现一体化经营。鼓励国有和民营物流企业之间的并购。支持国有物流企业深化改革,完善机制,进行业务重组,优化治理结构。推进国有物流企业战略重组,支持国有物流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鼓励民营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物流企业的改制重组。鼓励行业外社会资本的进入,以及生产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联合重组。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3)促进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从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制度、创新、能力、供应链、标准、规范、价格和因素等方面,促进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多向联动和战略协同。充分发挥物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和供应链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第一,加快物流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结合制造业升级、转型升级和由大变强的战略需要,加快建设与制造业相匹配的现代物流体系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制造业与物流的高效对接。第二,加快物流产业与农业的互动发展。构建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改变原有农产品流通组织模式,解决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第三,抓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寻找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双赢合作模式,促进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相互延伸和良性互动,加快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第四,促进物流业、商贸、产业集群等的互动发展。在重要业务领域、重点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集展示、交易、仓储、配送加工、运输、配送和信息功能于一体的物流平台,建立以物流配送中心和高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物流”基地。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四)完善物流市场体系

完善公路货运、海运、内河航运、铁路货运、货代、仓储、邮政、装卸、配送加工、信息服务等基础物流市场,加快培育和发展供应链物流服务、综合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快递、航运空货运、集装箱多式联运、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等新型物流,加强城市群物流、特大城市物流、大城市物流等城市物流市场建设。 中小城市物流,加快县域物流、乡镇物流、农村物流等农村物流市场建设。 加强钢铁、石化、汽车、轻工、纺织、医药、烟草、煤炭、危险品、特殊商品、农产品等行业物流服务市场建设,加快小商品、大宗商品、快速消费品等综合物流市场建设。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五)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加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耦合,提高物流业服务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从“大市场、大物流”和“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将区域物流业发展规划纳入区域经济规划,推进区域间物流通道、区域内物流网络、城市群物流、区域物流节点和集聚区“物流带”建设。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物流网络相对完善的基础上,提高了水平、质量和效率,中西部地区加快了物流网络规模的增长,提高了承接东部物流服务转移的能力,完善了中西部地区的物流网络,特别是加强了西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应加强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物流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城市物流体系,注重农村物流建设,加快农产品物流发展,逐步形成城市支持农村、相互促进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格局。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6)加快国际物流发展,构建全球物流体系

顺应全球化趋势,构建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有效连接的物流网络。支持优势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共同开发周边国家的物流市场。支持优势物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联合、兼并、重组周边国家、欧美、新兴市场等国家的物流企业,构建国际物流网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构建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渠道,形成全球物流服务体系。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7)推动物流标准化发展

根据物流业发展水平和消费升级的要求,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完善物流标准体系,加快空白色物流领域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清理不合理的过时标准。加快物流文件、技术、运营、信息、服务和数据标准化,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标准化。结合线上线下一体化、城乡双向流动、国内国际协调和全球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将增加高水平、高质量标准的供应。提高物流车辆标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安全性能好、货运量大、经济性好、形象统一、适应城市交通和物流配送灵活的车辆。提高包装、集装箱、周转箱和托盘的标准;提高多式联运、冷链和危险品运输的标准。建立健全物流数据的收集、流通、使用和监管标准,研究制定服务、网上零售信息系统和网上平台的数据接口标准。完善物流统计、网上零售统计、工业互联网统计和统计监测网络系统的对接。深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利用与其他国家互联互通的机会,推动我国物流行业标准“走出去”。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8)加强物流创新

大力提高物流业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加快自动化技术、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绿色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运作模式和技术装备,消化吸收,推陈出新。通过全方位创新,物流将加速、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透明化。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9)促进物流的可持续安全发展

优化交通结构,发展绿色交通。加强铁路和水路运输建设,提高铁路和水路长途散货运输能力,降低公路长途散货运输比重。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加快使用低燃油飞机,促进社会低碳交通选择;提高运输设备的燃油效率,加强运输碳排放管理;鼓励制造、配送和物流企业联合开展联合配送,提高车辆满载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运输;推进多式联运,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减少迂回运输。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发展绿色存储。优化仓库布局,推广节能绿色仓库,采用先进的质量和保鲜技术,减少各种仓储损失。

发展绿色包装。本着“耗材少、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原则,鼓励企业简化包装,节约包装材料,降低资源消耗。指导包装再利用和回收,实施环境标签制度,使用“绿色标签”和“再生标签”。使用托盘、容器、周转箱和其他包装方法来促进包装的再利用和回收。开发可分解和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环境污染。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发展绿色流通加工。通过规模化经营,促进专业化集中加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对消费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进行集中处理,减少分散处理造成的废料污染。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发展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加快建立一批回收物流中心,集中管理回收商品的运输、储存、检验、维护和配送,实现资源回收。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建立工业和生活垃圾处理的物流体系,实现垃圾的科学收集、分类、处理、包装、运输和储存,并配送到特殊处理场所实现无害化处理。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加强物流安全体系建设,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把安全工作贯穿于物流的全过程,涵盖物流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10)加强应急和民生物流建设

大力发展应急物流系统,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提供应急物资,最大限度地提高时效,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解决“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等突出问题。大力发展农产品、食品、医药、邮政、社区等民生物流。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第四,建设物流强国的重大战略工程

要建设物流强国,必须实施三大战略工程:建设强大、智能、绿色的国家物流体系;创建一个连接中国和世界的全球物流系统;推进物流现代化。

国家物流系统从整体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总效率和总效益,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规律、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空活动的时间范围,通过市场和政府力量的有机结合,优化物流资源的配置。它涵盖了运输、邮政服务、快递、配送、仓储、包装和运输,“互联互通、社会合作、全方位整合和大规模定制”是国家物流系统的主要特征。国家物流体系建设有利于消除“孤岛”效应,提高全社会互联协调物流资源的能力,为生产、流通、消费、各行业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提高企业能力,为社会节约资源,为国家赢得竞争优势,为经济、社会、生态乃至军事提供强大的物流支撑。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全球物流系统是连接中国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服务系统,服务于中国的全球生产网络和贸易网络以及世界各国的发展。构建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要牢牢把握全球化的新特点和国际格局的变化,紧紧围绕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和新时期全球生产、流通和贸易的需要,本着“利他共生、创造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战略对接,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逐步建设“以中国为核心,连接世界各大洲”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进入主要目标市场,提升全球联系、全球服务和全球解决方案的能力,支持中国实现“全球采购、全球销售、全球制造、全球运输和全球配送”。 全球物流系统由“四根梁”和“八根支柱”组成,即国际铁路运输网络、国际公路运输网络、国际航空空运输网络、国际航运网络、国际管道网络、国际邮政和快递网络、国际仓储网络和国际配送网络。“四梁”是全球物流信息系统、全球物流标准系统、全球物流政策系统和全球物流运作系统。全球物流体系的建设将大大增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能力,支持中国实现“全球采购、全球销售、全球制造、全球运输、全球配送”。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物流现代化是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和未来物流转变的过程,是物流业全面持续升级的方向。要加快物流发展理念和模式、基础设施、要素和技术装备、组织运作、绿化和系统现代化的现代化。

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总的来说,中国物流现代化程度低,国家物流体系需要建设,全球物流体系刚刚起步。物流强国的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而任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研究主任和研究员)

标题:建设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03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