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成中企海外投资蓝海
本篇文章837字,读完约2分钟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11月21日发布的《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健康产业投资白皮书》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医药领域的海外投资交易大幅增加,截至2017年上半年,交易量增加了6倍以上。
报告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医药领域的海外投资交易呈现大幅增长趋势,2017年上半年达到43.53亿美元(约合289.5亿元人民币)。交易量增长了六倍以上,交易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也达到了85%。
普华永道中国医疗行业咨询服务合作伙伴邢利平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的大型医疗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技术开发领域有空·怀特。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国内M&A市场趋热,导致优质目标数量减少,估值上升,促使中国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寻求估值合理的收购目标。此外,近年来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促使中国企业选择收购包括健康主题在内的海外资产以保值。
报告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医药M&A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近三年的总交易量高达国有企业的21倍。报告称,这一现象与中国政府鼓励社会开办医疗服务、促进私营企业在医疗卫生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政策取向是一致的。
据报道,中国企业选择在生物制药行业进行海外投资交易,并倾向于投资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健康产业。
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投资海外健康产业,但邢利平强调,未来在产业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加入海外健康产业。
今年8月,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要“重点推进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境外投资”,要“加强与境外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企业的投资合作”。鼓励在国外建立R&D中心。邢利平表示,这为中国企业参与医药领域海外投资交易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因此,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医药领域投资交易的势头有望继续增长,亚太地区也有望成为中国投资者日益关注的新兴投资目的地。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来中国投资医药,尤其是养老产业方向。
邢利平提醒说,未来在欧美国家和地区,中国投资者尤其是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可能会面临来自地方政府的更大压力和挑战。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财务与M&A部及普华永道“一带一路”业务的管理合伙人黄也提醒说,“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国家。在“走出去”之前,中国投资者应特别关注当地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劳资纠纷、税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风险,企业应估计自然资源或当地劳动力供应不足可能导致的经营成本增加。企业一旦完成交易并进入投资后管理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市场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管理中必须重视跨文化风险,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劳动关系和管理问题。
标题:健康产业成中企海外投资蓝海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01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中国央行新规有利风险防范
下一篇:开化农村信用联社助农民创办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