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并轨
本篇文章736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桐城11月21日电(记者白海星)安徽省桐城市唐湾镇长岭村村民黄长根,从今年7月份开始,每月可以领到660元的低收入者工资。"多亏了政府的城乡低保."黄长根的妻子说。7月份以来,桐城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515元/月?人,经过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三个名单和审批,黄长根的家庭获得了丙类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根据城乡低保一体化的要求,结合扶贫和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月份以来,桐城市将农村低保甲、乙、丙的月补偿标准分别从300元、230元和160元提高到320元、270元和220元。1月至11月,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偿水平达到268.7元,整体试点任务的最后一个目标提前完成,率先实现了全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据统计,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由于保障标准的提高,全市有4,412户农村困难家庭和11,519人通过动态管理获得了最低生活保障,困难家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今年,我们街道的西苑小区通过了全面的入户调查和家庭经济状况检查。19个家庭自愿放弃了生活津贴,7个家庭被说服放弃了生活津贴,5个困难家庭提交了生活津贴申请,正在审批过程中。”桐城市文昌街道民政办公室主任黄帅表示,自2015年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桐城市大力开展了最低生活保障集中整治。通过集中整治,201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年初的23727人增加到年末的18588人,基本实现了保全退全的目标。
据桐城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公平正义,我市实行阳光操作,以入户调查为起点,以民主评议为基础,以终结性公示为保障,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公开化,使不清楚的情况真实准确化,充分发挥群众自我参与、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功能,实现“低保正义”。
标题:安徽桐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并轨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78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人行银川中支推广征信查询前置系统
下一篇:安徽省健全政府“开门立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