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率上浮会取消?今年不会 明年更没戏!
本篇文章1970字,读完约5分钟
昨天我收到一个朋友的私人信件,内容是这样的: “3万元,你好,我现在在杭州买房,第一套房银行的利率上升了15%,上个月只有10%。是不是因为年底银行贷款金额低,几年后会更好?利率会不会下降?”
我相信这种情况在杭州并不罕见。早在今年5月,全国35个城市的122家银行就已经争相提高第一套房的利率。从荣360 10月份发布的全国住房抵押贷款报告来看,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这位朋友显然是急着买房,并补充道:“这个利率不可能总是这样吧?今年,明年会是这样吗?”
事实上,我们都习惯于控制,我们都习惯于暂时的控制,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放手。
那么问题是,这次加息是一种政策行为吗?还是市场行为?
1
谁带头加息?
也许有人会马上站起来:“你一定要这么说吗?当然,这是由政策引导的。为了调控房价,必须提高首付比例,抑制投机。”
这么说是错的吗?没有错,因为我们五六年前就这样做了。然而,这件事并不是由抑制房价的政策主导的。事实上,更多的是银行的市场行为。
银行资本成本不允许以较低的价格放贷。
不要只是盯着基准贷款利率。从去年国庆假期的规定来看,让我们来看看市场的整体资本变化。
首先,看看上海银行的同业拆放利率(601229):
看看国债的资本成本:
什么意思?从这两个例子来看,银行的资本成本增幅非常大,而且自去年以来,上述每一项都增加了30%以上。
目前,基准按揭利率是4.9%,即使提高10%或20%,也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能在周围感受到的例子更加明显。今天,我们来看看余额宝固定理财收入的年化资本成本,7日为3.8%。感觉很普通。记得去年的国庆节吗?它是2.357。它增加了多少?
更不用说市场上的各种理财产品,就连最保守和最保守的宇宙线也推出了这样的产品:
在高资本成本下,抵押贷款,不管基准利率甚至10%的增长,对大多数银行来说已经是低利润产品。
银行都是盈利的。这时,他们也借钱给购房者。有专业精神吗?如果我们不提高利率,银行就会变成做志愿劳动的雷锋。
2
什么时候取消?
在谈了这么多之后,我想说的是,银行抵押贷款的上升甚至停止是由社会资本成本决定的,并且与国家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何时取消浮动抵押贷款也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的。但这一次,恐怕与上次大不相同。
今年3月底,中国央行行长小川奈那表示,宽松的货币周期即将结束,收紧货币政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换句话说,2017年只是紧缩的第一年。
放眼世界,这是真的。世界正在经历流动性紧缩,例如:
美国:美联储预计到2020年将七次加息;规模缩减计划将持续到2023年。
欧洲央行:10月底刚刚宣布削减QE;
英国:11月13日首次加息;
让钱变得有价值是未来几年各国竞相做的事情。然而,今年仅仅是开始。
那么,对于房地产来说,与前一轮监管不同,有几点是肯定的:
1.上一次是全球量化宽松(大规模释水),这次是一起收缩;
2.在周期上,这个时间会比上一次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论是今年还是明年,基本上不可能指望抵押贷款利率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3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东西总是被监管的,它肯定不会持续这么久。
错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20%的首付是正常的?为什么利率下调应该是正常的?作为一种商品,为什么房子要首付?
首付和优惠利率都是国家/银行在特殊情况下给予的特殊优惠。现在停下来没关系。
作为一个成年人,有人给你送花送饭已经很久了,所以不要想当然。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如果政策需要的话,完全取消商品房也不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没有做过,就像福利分房被完全取消一样。不要急着骂,你不觉得房地产的情况很相似吗?
那个问题来了。如果银行不借钱给住房贷款,他们会在这个艰难的“寒冬”做什么?
答案很简单:消费者贷款。
这一次,银行有更多的理由借钱给个人消费,因为它在这里非常有利可图。
1.消费贷款的实际利率远高于抵押贷款,还款周期也快于抵押贷款。
2.去年房价飞涨后,更多的人申请目的明确的信用卡,并筹集资金买房。既然钱可以通过这个高价渠道流出,为什么还要通过抵押贷款渠道?
3.2016年可以称为中国经济消费主导的第一年。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来吸引和引导人们消费,政策的调整和转向也非常明确和明显。在双十一那天,整个网络的总销售额达到了2539.7亿元。
消费信贷将在未来几年强劲增长。不要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美国人不认为学生贷款会在早期占联邦金融资产的45%,而且总数超过了信用卡和汽车贷款的总和。
想想我们的校园贷款,它是否才刚刚开始显现迹象。
取消浮动?利率优惠?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几年恐怕都很渺茫。最好是看看全国其他地方的整栋房子被抢劫的情况。恐怕只有在那个时候,房子才是它应该的样子:给现金,拿走位置。
标题:房贷利率上浮会取消?今年不会 明年更没戏!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53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