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啤酒店一天卖80桶酒,在旺季赚几千美元
本篇文章3181字,读完约8分钟
有人说啤酒是青岛最生动的象征,它是生活、艺术和人文的象征。在一年到头的街道上,男人、女人和孩子带着啤酒袋来来去去,这是这个城市独特的身份和气质。小啤酒屋是这个城市象征的重要诞生地,随处可见,充满街头风味。
大鹏啤酒屋是这样一个普通但特殊的出生地。这很常见,因为像大多数啤酒屋一样,营业面积小,条件简单;它很特别,因为它很受欢迎。尤其是在夏季高峰期,它每天销售80桶生啤酒,大约1.6吨。近日,记者走进大鹏啤酒屋,发现这家位于兴隆路的不起眼的小啤酒屋,在炎炎夏日里,每天都有赚钱的商业明星亮相。喝完凉生啤酒后,老板大鹏开始谈起他全家的啤酒情结。
场景草图
人气比天气更旺
在仲夏夜,空气中仍然充满了热空气,这使得行人只想找些冷的东西来呼吸。因此,大鹏啤酒屋成了许多市民乘凉的最佳去处。晚上7点左右,记者一走进啤酒屋,不是热度,而是人气。虽然这个20平方米的商店里只有两桌客人,但是门口的小平台上却挤满了二三十桌客人。他们大多数人三五成群地围在矮桌旁,赤手空拳地坐在马扎里,在月光下守护着大路,喝着生啤酒。
大鹏,再来两杯"大鹏,拿走10元."一个接一个,声音都在亲切地喊着“大鹏”,而大鹏店主自然很忙,却看到他同时打开两个酒把手,往杯子和袋子里倒满酒,倒满后立即闪身,他身边的伙计们迅速地给空的杯子续满酒。几分钟后,一桶生啤酒到达了底部,大鹏很快放下了空的桶,换上了新的。在大鹏储存空桶的几个地方,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大约60或70桶。大鹏笑着说,“别看我的店,但它也是个大卖酒的。我一天能卖出80桶。”
故事
一个人的决定:开一家啤酒店
38岁的徐鹏被顾客称为大鹏。虽然这家公司是一家啤酒屋,但整个神童根本没有啤酒肚,据说他只能喝三四磅啤酒。想起当时选择开啤酒屋的情景,大鹏有点被迫反抗。
2005年,大鹏被解雇了。失业一年多后,大鹏决定当老板,做点小生意谋生。“那时,家里的亲戚只代表纯生啤酒。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大鹏说,虽然他不太了解啤酒行业,但他知道啤酒几乎是青岛人的必需品。此外,他对“获得好酒”和啤酒屋投资的低门槛很有把握,所以他最终决定了自己的经营方向。
根据“靠近主干道和周边住宅区”的选址原则,大鹏盘峡下兴隆路有一个20平方米的临街门楼,周围是住宅建筑,离热闹的海韵广场只有一站之遥。2007年初,大鹏啤酒屋开业,总投资超过3万元。
两个人的坚持:化亏损为利润
对大鹏来说,2007年有三件大事:啤酒屋的开张、婚姻和他儿子的出生。啤酒屋开张后不久,大鹏结束了独自战斗的局面,变成了一对夫妇的店铺。
"如果你有妻子的支持,你今天就不能支持了。"大鹏告诉记者,啤酒屋开业的第一年生意不太好。因为这是兴隆路上的第一家啤酒店,所以店很小,很少有顾客来光顾。在大鹏最糟糕的时候,一天只能卖3桶啤酒,总重量120公斤,收入只有100多元。大鹏说,当时,啤酒一磅1.5元,一杯酒一磅,毛利是几分。许多顾客去商店门口只买了一杯酒作为饮料,并且省去了刷杯子的人力和水的费用。这杯酒基本上无利可图。
失去了一年,但幸运的是大鹏和他的妻子没有放弃。“在孩子出生的那天,我妻子还在店里忙着。当她晚上回家时,她感觉很不好,就去了医院。她离开这个月的第二天就来店里工作了。这真的不容易。”大鹏对此一直感到非常内疚。他认为是他的妻子坚持以实际行动经营啤酒店,而她的妻子直到生产前一刻才放弃。为了妻子和儿子,大鹏没有结束啤酒屋生意,而是更加努力地将亏损转化为利润。
全家人的努力:全家人投入战斗
"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啤酒卖得特别好."虽然大鹏含蓄地将啤酒屋业务的改善归功于北京奥运会,但事实上,大鹏家族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大鹏说,啤酒屋业务在2008年开始好转,他和妻子一个人太忙了,尤其是7月、8月和9月,这几个月是最忙的,需要更多的人力。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大鹏啤酒屋是一个大家庭,从她60岁的母亲到她十几岁的侄子,还有她常年在这家店工作的妻子和姐姐,几乎都是大鹏的亲戚朋友。
大鹏表示,啤酒屋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行业,一年365天,春节期间只能关闭5天。夏季每天7点,大鹏夫妇准时起床,来到商店,打扫卫生,搬桌子,数啤酒桶,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和是否放假来点菜。
大鹏说,最减肥的工作是搬酒桶。一桶空是30公斤,一桶酒是70公斤。每天,他必须来回清空至少一个,从送货车移动到啤酒屋门口,然后在售完之后移动到送货车。夏天,一天有几十次旅行,大鹏的汗水就像一个水龙头。在开啤酒屋之前,大鹏有一个啤酒肚,重达150公斤,但五六年后,大鹏已经瘦了110公斤。最乏味的工作是刷玻璃。大鹏说夏天有很多顾客会喝一杯啤酒,所以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杯子的数量是惊人的。商店里的人都闲着。他们没有坐下来休息,而是匆匆忙忙地在厨房里刷眼镜。
家庭的收获:每天卖80桶酒
大鹏家族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大鹏指着商店门口的满满一桶,告诉记者,他现在是个大卖家。在最繁忙的八月,他一天能卖出七八十桶啤酒,每桶40英镑,相当于1.6吨葡萄酒;七月和九月稍逊一筹,但还不错;其他月份是淡季,但每天至少可以卖出二三十桶葡萄酒。据了解,目前一公斤生啤酒的价格在2.5元左右,一桶生啤酒的收入在100元左右,其中利润在20元左右。如果按每天70-80桶的销售额计算,大鹏啤酒厂在夏季高峰期的毛利润可达每天1.2万元。
“我这里80%以上是回头客,有些是李村和城阳的酒客。每个人都认为我的酒很美味。”大鹏拍了拍胸脯,自信地说,他的酒绝对忠诚,新鲜,重量很重,所以随着时间的积累,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
秘密
不卖隔夜酒,不缺钱
正如大鹏自己所说,他的小企业如此繁荣的原因不是营销手段有多聪明,而是他有多诚实。
"我从来不卖未开封的隔夜酒。"大鹏说,一桶生啤酒一打开,就会有空的气体。如果它不在短时间内卖完,它就不会是新鲜的,桶里剩下的酒越少,新鲜度就越低。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如果打开一桶40公斤的生啤酒,只卖10公斤,即使剩下的30公斤是隔夜的,也很难分辨味道的变化。然而,大鹏认为这样做生意是不现实的,所以不管罐子里还剩多少酒,第二天早上就会被倒掉。“当然,如果一些老顾客不讨厌隔夜酒,我会让他们免费喝。”大鹏说他每周倒一两桶酒是正常的。
大鹏的现实也反映在不缺钱的事实上。一杯酒,2.5元,正好是一公斤的价格,但是如果啤酒屋里的啤酒杯满了,它就是1.2公斤。大鹏的原则是,不管洒出多少泡沫,啤酒的量必须无限接近杯口。
“不扰民”的原则赢得了尊重
在大鹏啤酒屋,记者没有看到大多数啤酒屋在夏天不能错过的烧烤项目。对此,大鹏承认,他知道夏季烧烤摊的生意非常好。如果他去这里参加烧烤项目,不仅会提高出勤率,还会增加项目利润。即使他把门前的位置承包出去,光是租金收入就相当可观。“啤酒屋楼上有居民。烧烤烟的气味太大,会打扰邻居。”大鹏坦言,他的生意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邻居的支持。如果它扰乱了邻居的生活,它不仅会影响生意,还会影响人们的感情。不仅如此,大鹏还告诉记者,2010年世界杯期间,兴隆路上涌现出几家啤酒店,每个人晚上都会把电视机关掉,客人们边看球边喝酒,这很受欢迎。尽管许多顾客不止一次向大鹏提出建议,但大鹏啤酒店坚持说,为了不打扰楼上的其他邻居,这里没有电视。“直到现在,不管生意有多好,晚上10点以后,我将不再接待新客人,也不能影响邻居的睡眠。”大鹏这么说。
希望
打造一个更好的啤酒屋
一个只有3万元投资的小企业现在是大鹏三口之家和大鹏姐姐的生活来源。虽然大鹏啤酒屋的收入与许多企业家的成就相比并不高,但就小企业的整体收入而言,它是相当繁荣和成功的。谈到大鹏啤酒屋的未来,大鹏非常低调。他告诉记者,他一直在考虑一个更好的啤酒屋模式,但还不成熟,所以他只能在手头的啤酒屋做好,然后等待机会。
标题:街头啤酒店一天卖80桶酒,在旺季赚几千美元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767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