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看旅游资本市场:更多关注数据经营与管理模式
本篇文章1334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魏)随着旅游市场的爆发,各种金融资本的创新方式开始进入旅游业,旅游企业正以越来越开放的态度迎接各种资本的发展。日前,在凤凰旅游集团战略融资签约仪式上,国内投资机构共同讨论了这个话题。
基于中长期战略的投资思考
中信资本董事总经理潘洪艳承认,从目前的投资环境来看,好项目不多,项目开发阶段与市场估值不匹配。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旅游项目的投资机会更多的是从一个相对中长期的战略角度来考虑。”所谓中长期战略,不仅要求项目主要运营团队有绝对高水平的运营管理,而且对项目所在行业的前景也有很好的期望。
不久前,出境旅游运营商凤凰旅游集团宣布,已完成近7亿元的C系列融资。作为领先投资机构的代表,潘洪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投资对管理团队及其业务竞争优势持乐观态度,二是看好目前旅游业的市场机遇,尤其是出境旅游行业,更重要的是此次投资可能带来的其他市场机遇,“我们觉得旅行社平台可以将所有的旅游产业链串连起来。与凤凰城带来的绝对回报相比,我们更看重我们通过凤凰城逐步投资的其他旅游行业的产品或公司。这非常重要。
投资稳定,更加注重数据管理和管理模式
“我认为,资本现在关注这个行业可能更为理性,而不是追逐过去的故事,而是更关注金融或基本业务基础。另一方面,每个人在处理融资时都更加客观。过去他们追求的是高估值,但现在他们会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融资,采取小步骤、快速运行,并利用各种形式来满足资金结算的需求。”
因此,关注旅游项目尤其是项目后运营的投资机构逐渐将目光从概念炒作转向数据运营和管理模式。中国投资资本管理合伙人马军表示:“我们希望这些业务模式得到验证,希望企业的业务和数据(包括团队之间的合作)是坚实的,希望企业更加关注企业的运营数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利用资本市场促进跨境发展
今年6月30日,吕薇旅游投融资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旅游投融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国内旅游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规模相对较低,2016年才刚刚超过1000亿元的门槛。由于大多数旅游企业没有上市,旅游业的资本化程度较低,国内上市的旅游公司和上市公司还没有引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雾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照片
事实上,尽管中国旅游业需求强劲,但产业集中度不高,优质产品供给不足,产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此外,资本周转不快,回报期相对较长。基于此,中国M&A协会浙江分会会长龚晓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旅游企业发展有两个关键点:加快资本市场对接;灵活运用并购。那么旅游企业在对接资本市场时需要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呢?海尔资本董事总经理朱华认为,可以从资本、品牌和自有业务三个方面来实现。“无论是旅游事业还是三代游客美好生活的联系,其联系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对于未来有上市计划的旅游企业,朱华表示,如果是a股上市,公司自身业务的规范化和成长性将是更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你去港股或美股,移动互联网或网络技术的创新以及与新兴游客的结合将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然而,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修复内部实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后一句话。正如凤凰旅游集团董事长谢立新所说,当务之急是做得越来越好,打造好企业人才培养工程,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标题:投行看旅游资本市场:更多关注数据经营与管理模式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48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江苏农行智能新科技频出获市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