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求再掀澳大利亚淘金热
本篇文章1670字,读完约4分钟
日本媒体最近报道,与牛肉、羊毛、葡萄酒、奶酪和其他特产相比,黄金可以为澳大利亚创造更大的出口价值。黄金作为一种安全资产,在中国有着消费传统。此外,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消费者对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澳大利亚的黄金出口近年来大幅增长。
黄金出口收入可观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澳大利亚出现了“淘金热”。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澳大利亚淘金热的最大客户是中国消费者。《朝日新闻》报道,铸造纪念金币的珀斯铸币厂承担了澳大利亚90%以上的纯金提炼工作,95%的纯金主要以金条的形式出口。2011年,工厂向中国出口约100吨,2016年增至约230吨。
据报道,2016年澳大利亚黄金产量为298吨,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如果算上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邻国的金矿提炼,2016年的总产量将超过300吨,比2015年增长约17%;出口额为178亿澳元(约906亿元人民币),约为澳大利亚牛肉出口额的两倍和澳大利亚羊毛出口额的五倍。
中国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南太平洋研究室主任郭春美说,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国家,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当前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下滑对澳大利亚影响很大,澳大利亚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难题。澳大利亚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矿业驱动力的减缓,这导致增长率的减弱。即使采矿业复苏,也不会对解决就业问题有多大帮助。制造业和服务业主要吸收劳动力。为此,在为黄金贸易的繁荣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澳大利亚仍然需要做两件事:
一方面,“铁是热的,但也要硬。”认真落实澳大利亚政府推出的庞大“国家创新与科学议程”,即在未来四年内提前投资11亿澳元,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巩固和扩大澳大利亚在医疗保健和高端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最终实现从“矿业繁荣”到“意识形态繁荣”的转变。
另一方面,继续“小心”。如果促进贸易多样化,除了矿产品之外,澳大利亚可以考虑大力扩大农产品、液化天然气、教育、旅游、金融、养老金和其他服务业的出口市场。目前,除了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国之外,日本、韩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市场也逐渐成为澳大利亚政府构建自由贸易网络的经济和外交重点。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有所帮助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虽然黄金贸易可以解决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燃眉之急,但其长期发展有赖于自由贸易机制下的多元化贸易。
中澳自贸区自2015年12月20日生效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货物贸易为例。到目前为止,中国和澳大利亚已经实施了三次减税。2016年,两国间超过85%的货物贸易受益于优惠关税减免。今年4月,中澳签署了中澳自贸区意向文件声明,并将于今年开始审查中澳自贸区服务和投资章节以及投资便利化安排谅解备忘录,为中澳自贸区升级谈判的适时启动做准备。
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资源进口的需求很大。目前,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进口依存度很高,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也很高。因此,中澳之间有许多互利共赢的局面,可以完全提升自由贸易区的平台。“过去,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金矿、铁矿石、澳大利亚羊毛和煤炭等传统商品,但澳大利亚经济长期出口这些初级产品是不可持续的。澳大利亚应该增加出口种类。例如,在自由贸易协定的帮助下,更多的澳大利亚葡萄酒、牛肉和奶制品进入了中国市场。”
郭春美说,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贸易大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从全球化中受益匪浅。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综合互补性,中澳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中国对资源的巨大需求支持澳大利亚成为唯一没有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陷入衰退的发达国家。然而,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严重依赖矿业繁荣的澳大利亚迫切需要经济转型。中国也面临着去产能和结构调整的经济主题。中澳签署了多项领域的合作文件,包括自由贸易协定、贸易与投资、检验检疫、气候变化等。这些文件共同向世界传达了两国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建设开放的世界经济的决心。
标题:中国需求再掀澳大利亚淘金热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40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德国经济增长将达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