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五年内人民币一定会完成改革 成自由交易货币
本篇文章4214字,读完约11分钟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
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财经学院教授、财经与证券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夏基石E洞察智库作者吴晓求
根据吴晓求教授2017年10月28日在第五届中国基金会十月管理峰会论坛上的主题演讲《中国金融的改革与未来》(未经本人审阅)
华夏基石E对创意有独到见解。如需转载,请以华夏基石电子洞察公开号为背景申请授权
管理咨询及其他业务合作:15967150643(手机和微信)
本文记录了著名金融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在2017年第五届中国十月基石管理峰会论坛上的演讲;第五届中国基石十月管理峰会论坛于2017年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让我们重新认识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价值,探索企业创新和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600405),建立文化自信、战略自信和人才自信,从野蛮成长转变为优质战略成长。
很荣幸能参加这样一个管理学者的盛会。时间飞逝,作为中国基石的去年十月论坛似乎刚刚过去。这表明我们都非常快乐和充实,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快乐的时代和梦想的时代,而不是忍受长时间的痛苦。
从1978年到现在,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与当初相比,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来,我们遵循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总路线,把一个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裕开放的理想主义国家。目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将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我反复思考,新时代在哪里?许多学者正在做很好的研究和推广。首先,这是一个政治上清晰和繁荣的时代,至少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经济上,社会更加自由和活跃,人们对创新和创业的热情明显达到了顶峰。因此,新时代将更加开放,中国未来将更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并将日益成为在世界上发挥重要领导作用的国家。要成为经济意义上的世界强国,金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基石。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没有显示出对实体经济的重视,所以我想再补充一句,就是金融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没有实体经济,金融就会变成泡沫。因此,金融的天职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关报告中,金融解释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这一立场非常明确,即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这种服务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基础。
在未来的五年里,中国将实现小康生活的目标,我相信这将在2020年实现。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6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1万美元。虽然听起来仍不像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但它已经进入了一个中上收入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相对富裕的国家。因此,这五年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基础。
我国的另一个目标是在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未来五年将是中国不断对外开放的五年,特别是中国金融的发展将处于不断对外开放的状态。可以看出,我们在许多领域都实现了高度的市场化,应该承认,改革开放是非常成功的。然而,在最重要的金融领域,我国的市场化仍然相对滞后,其开放性也相对有限。因此,在未来的五年里,我们将会看到中国的金融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甚至是极其重大的变化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变革的力量从何而来?我认为这主要来自两点:
1.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世界对中国金融多元化的需求,它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化的转型。
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标志来自市场融资。投资活动的规模和比例将继续增加,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作用将显著增强——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基本趋势。具体来说,该国利用证券化工具和产品来完成融资和投资过程的比例将会增加。无论是融资还是投资,证券化金融资产的规模和比例都会在现有的金融资产中增加,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因为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涉及面很广,金融不可能占据太大的空间。但是,它提到的每一个字都很重要,包括“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虽然这句话不是最新的表述,但在如此重要的场合被重申,其内在逻辑非常强。在我看来,它强调的是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比例显著提高,融资和投资的过程应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证券化产品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金融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在过去的十年里,也就是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里,中国的金融结构,甚至更进一步,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十年来,在中国金融资产结构中,证券化金融资产规模达到110万亿至120万亿,全社会金融资产狭义达到210万亿至220万亿,中观达到260万亿,广义达到360万亿。无论是窄口径、中口径还是宽口径,我们的证券化金融资产已经从过去的10%、20%和30%增长到30%、40%和50%。这一进展非常明显,其驱动力来自市场化。因此,市场化推动了中国金融的进步,中国金融获得了巨大的去中介化力量。其中,所有的融资和投资活动都与金融中介分离,投资和融资活动完全通过市场完成。过去,长期以来,金融市场在金融脱媒中的作用非常有限和受到限制。我们试图维持一个以传统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并认为这个金融体系非常高效和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对金融风险的理解非常狭隘,我们认为价格波动是有风险的。因此,当我们管理现代金融时,我们关注的是价格的调控。但从本质上讲,价格波动是现代金融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风险释放,而不是风险本身。因此,我们应该高度认识市场对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性。
基于这种认识,许多人希望通过市场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或者推动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未来五年,资本市场将会大发展,这是有逻辑支撑的,而不是空洞的口号。
那么,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必然的吗?当然有。其必然性主要来自市场的力量、市场去中介化融资的力量以及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尤其是居民收入增加后,这就要求社会提供丰富、多样、可自由选择的金融资产。因此,这也是金融的任务,它必须创造这些资产。在我看来,只有证券化的金融资产才能完成。
第二,科学技术的力量。
就中国金融而言,科学技术从未发挥过如此大的渗透力和颠覆性影响。但实际上,金融有很多特点,它的需求也很广,每个人都会和金融打交道,而且它的产品很容易标准化。更重要的是,金融业覆盖面广,利润丰厚,可以吸引高科技的关注和干预。因此,高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将改变金融的dna,改变整个金融的形式,使传统的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现代科技与金融的现象,颠覆人们的认知。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现代金融。
此外,科技对金融的渗透也是中国在金融领域赶超的重要力量,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重要推动者。其中,最重要的力量是互联网金融。虽然今天的互联网金融被各种“背心”污名化、污染和亵渎,但本质上,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改变了中国金融的支付方式,推动了中国金融的支付革命。如果说资本市场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中国的融资方式,使其走向市场和直接融资,那么第三方支付就是中国金融支付方式的革命。我们说金融无非是三个基本功能:融资、支付和理财,中国金融正在这三个基本功能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这两股力量推动了金融改革,未来五年中国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将脱离传统的金融状态,克服各种缺陷,满足现代经济运行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进步。正是由于金融改革,未来五年中国金融大变革的逻辑才得以确立。
那么,未来的财务变化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金融的功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原来的融资向融资与理财并重的时代转变,这意味着资本市场的作用将大大增强。
2.人民币将在未来五年内完成改革,成为可自由交易的货币,这将为人民币未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基础。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也是未来五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人民币在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和比重将明显增加。这不仅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中的比例,而且在贸易结算和国际储备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并成为国际重要储备货币是我们的金融梦想。我希望有一天,有了人民币,我们可以在非洲、欧洲和美国的任何地方自由兑换成你需要的货币。但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哪些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内外部因素。在内部,重要的是如何保持人民币的长期信用,以及如何让每个人都觉得人民币是可靠的、有价值的和稳定的。我们应该做出很多努力,包括改善我们的法律环境,走向法治国家;维持长期信用不能通过滥发金钱来促进经济的短期增长;要在保持短期经济稳定增长和保持人民币长期信贷之间取得平衡。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选择和权衡的过程,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们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目前的m2规模非常大,广义货币达到166,接近170万亿元。到2017年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约78万亿元,但我们的m2将达到170万亿元,这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美国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万亿美元,m2为14万亿美元,比率约为0.8,而我们的比率高达2: 00。因此,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如何消化m2过度的问题,如何平衡和缓解人民币过度对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的压力等等。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诸多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美元。人民币未来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但它不会取代美元,只会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3.使中国的金融体系国际化,特别是把我们的市场建设成为一个新的全球金融中心,这是中国成为一个大国的一个基本要素。世界上每个周期性金融国家都有一个全球金融中心。随着中国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其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也必须成为新的全球金融中心。该金融中心将设在上海和深圳,这将是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交易中心和配置中心。它还将成为世界上两大资产配置中心之一,包括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配置中心。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战略目标,但要实现这一系列目标,未来是非常光明的,但也有许多非常繁重的任务要做。
综上所述,我们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从财务角度来看,将会有三个变化:1。金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普通人(603883,诊断股)将拥有良好的理财机制,资本市场将建成透明、多元化、流动性强的理财市场;2.初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3.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应成为新时期的国际金融中心。它将与纽约和伦敦相比较,成为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我们为此努力工作,并对实现这一目标充满信心。
谢谢大家。
(文字整理/编辑李
标题:吴晓求:五年内人民币一定会完成改革 成自由交易货币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28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