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9 07:06:03阅读:

本篇文章1173字,读完约3分钟

农淮屯位于广西凌云县沙里窑乡。该村属于沙里村的一个自然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这个村子有30户人家,156个人,只有76个工人。这里的人都熟悉一句谚语:“没有水,没有路,没有土地,木棚被冷空气包围。”

“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今天,当你走进村庄,你会看到崭新美丽的乡村。屯内道潭池清,新房子很漂亮。新建的村民住宅、新建的道路、新建的文化休闲广场,以及与人和动物隔离的农业社区、工业发展基地和乡村活动中心建筑,都有助于营造新的农村气候。

“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村民们掰着手指“数”着村子里的变化:首先,它们是新的。新房子、新学校、新道路、新操场和新基础设施。第二,美。每栋房子既有统一的规划又有自己的特色,道路硬化、景观美化、环境美化和路灯照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第三是网络。该村使用自来水,修建了污水沟、沼气池和水库,并提供了卫生设备。每个地方都很干净。

“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农淮屯的变化始于2011年。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联系帮助农淮屯。组织部从抓党建入手,大力推进帮扶工作,并提出了“领导党建”的工作方针。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周新建来到沙里村,深入怀屯调研,主动帮助28名即将辍学的小学生。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帮助下,该村提高了党员素质,重点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把党支部建设放在了首位。然后,关注基础设施建设。

“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当时,农淮屯还没有修路,驮马是村民们的主要交通方式;这30户人家都是危房,有些人住在茅草屋里。扶贫工作与“美丽广西?“宜居农村”的建设帮助农民改造了房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改变了村庄面貌,也改变了生产设施。组织部门帮助农淮屯完成了9个水池、4个过滤沉砂池和500平方米雨水收集场的建设;管网安装4487米,解决了农淮屯的饮水困难,保证了生产用水。他们还帮助农怀屯建立了一个海豚和浣熊的繁殖地。2012年11月,引进育苗300组,900株,到2013年底,育苗数量增加到9000株,新投放1000组,销售收入约16万元。农民平均收入23000元,人均增加6000元。他们帮助该村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15名农民通过在沙里大坝的稻田里饲养鸭子、海豚、浣熊和山羊来发展农家乐。

“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在组织部门的推动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淮屯在脱贫和解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教育扶贫和党建为主导的“四位一体”扶贫开发新模式,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这里,工业扶贫到村、技能扶贫到户、基础设施建设到点、党建扶贫到村的做法开始在凌云县扶贫开发中推广。

“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2016年,凌云县通过了准确认定,贫困村53个,建卡户11350户,贫困人口48516人,贫困发生率为21.9%。经过努力,目前全县已有7个贫困村脱贫,贫困率从21.9%下降到13.7%。他们修建了一系列扶贫示范点,如沙里村的农淮屯,形成了点进线、点进区的局面。(经济日报记者魏永刚)

“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原始标题:怀孕并改变

标题:“无水无路无土地”的弄怀屯变了 村民掰指头“数说”变化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22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