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河海潮音
本篇文章1183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东营市绿色经济试点示范项目二期启动
26日,“联合国绿色经济行动伙伴计划——东营绿色经济试点示范工程(二期)”启动研讨会召开。
会议听取了东营绿色经济试点示范工程(一期)和二期工程总体方案介绍,并就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讨论。会议指出,2016年4月,东营市政府与绿色经济试点示范项目的执行机构——环境保护部政治研究中心签署了《绿色发展长期战略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了东营市绿色经济试点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市成功实施了一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提升了东营市的城市形象。(吴)
东营港首次进口外国啤酒
24日,一批捷克原装啤酒经东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后正式进入市场。这里有840箱啤酒,重6652.8公斤,价值6988欧元。这是东营港首次进口外国啤酒。
据了解,这次进口的捷克啤酒有三大类:黑啤、浓啤和淡啤。随着东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登陆东营,这将极大地丰富东营及周边地区的消费市场。(颜)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亿元
近日,从东营市统计局获悉,1-9月,东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6.77亿元,同比增长8.7%。
在产业方面,全市食品批发零售四大产业发展呈现升温趋势。1-9月,批发业零售额46.09亿元,同比增长9.7%;零售业零售额202.34亿元,同比增长2.3%;住宿业零售额1.54亿元,同比增长4.2%;餐饮业零售额12.47亿元,同比增长10.1%,四大行业同比分别增长4.8、6.5、3.8和7.3个百分点。
(北辰范琳琳)
一季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1.6%
1-9月,东营完成进出口贸易953.3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出口244.5亿元,同比增长10.9%;进口达到708.8亿元,同比增长40.7%。
作为东营市的四大特色产业,1-9月,全市橡胶轮胎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分别为132.4亿元和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5.6%;化工产品出口24.4亿元,同比增长4%;石油装备出口22.1亿元,同比下降12%;电解铜出口6.5亿元,同比下降25.2%;特色产业出口200.8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2.1%。(姚东强)
东营地区的产地证签证实现了“零差”
近日,东营检验检疫局签发了第一份原产地证书“快速签证”,标志着东营地区的原产地证书签证进入了“零差使”时代。
为了提高产地证签证的便利性,东营检验检疫局推出了产地证签证“快递”服务,并与SF快递达成了合作协议。东营辖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SF快递申请签发原产地证书,也可以不出境申请原产地证书。
该模式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签证方式,平均每张产地证可以为企业节省约150元的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为企业申请产地证节省时间和成本。该模式实施后,将惠及辖区内600多家申请原产地证书的企业。(冯强)
标题:东营河海潮音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5194.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