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 农业机械化率提高
本篇文章1531字,读完约4分钟
数据地图:大型农业机械正在秋季收割。新华社赵春亮12月15日电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二次)的主要数据公报。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黄炳新指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表明,农业生产和管理正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大幅增加,机耕、机播、机收等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设施农业数量迅速增加。
-新农业企业实体的数量大幅增加
自2006年以来,中国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日益活跃,农业经营单位等新的经营实体蓬勃发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398万户农业企业;农业经营单位204万个,比十年前增长417.4%。农业经营单位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16年底,中国有91万个以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为重点的农民合作社,占农业经营单位的44.6%。就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的大型农业业户和农业经营单位数量最多,分别占全国的30.0%和33.6%;东北地区的大型农业业户和农业单位数量最少,分别占全国的20.8%和8.3%
随着农业生产和经营单位等新的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加,中国农业生产正在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农业大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实际耕种的耕地面积占中国实际耕种耕地面积的28.6%;大型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猪和家禽存量分别占全国的62.9%和73.9%。
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
近十年来,为了支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扶持政策,如农机购置补贴等。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械数量大幅增加,我国农业机械设备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联合收割机114万台,排灌动力机械1431万台,分别增长105.3%和6.1%。由于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在三种主要农作物中,小麦机械化耕作程度最高,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例分别达到94.5%、82.0%和92.2%;虽然水稻的机耕程度和机收程度低于小麦,也分别达到83.3%和80.1%,但机播比例较低,仅为29.0%;尽管玉米的机械耕作水平低于小麦和水稻,但也达到了73.7%,其机械播种和机械收获水平分别为69.9%和61.7%。
——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十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可以正常使用的机电井、灌溉和排水站以及灌溉池和水库的数量一直在增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调查村正常使用的机电井有659万口,比十年前增长8.2%;现有排灌站42万个,比十年前增长8.9%;可利用的灌溉池塘和水库有349万个,比十年前增加了53.3%。
随着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灌溉农田面积不断增加。2016年,全国有灌溉设施或水源,正常气候下的灌溉耕地面积占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的55.2%。有喷灌、滴灌和渗灌设施的耕地占灌溉耕地面积的近1/6。就灌溉水源而言,69.5%主要使用地表水,30.5%主要使用地下水。
设施农业占用的面积增加了
随着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设施农业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迅速扩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温室面积33.4万公顷,比十年前增长312.6%;温室占地98.1万公顷,比十年前增加了111.0%。就地区而言,东部地区设施农业面积最大,温室和温室分别占全国的38.8%和48.3%;中部地区温室面积最少,仅占全国的12.2%;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温室面积最小,占全国的10.8%。
标题:统计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 农业机械化率提高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80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