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盐碱地 变成“聚宝盆” 玉门市信贷支持枸杞产业发展

盐碱地 变成“聚宝盆” 玉门市信贷支持枸杞产业发展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8 16:24:02阅读:

本篇文章688字,读完约2分钟

甘肃省玉门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原来沙化的盐碱地改造成枸杞种植园,不断延伸枸杞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使曾经贫瘠的戈壁盐碱地成为当地人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盐碱地 变成“聚宝盆” 玉门市信贷支持枸杞产业发展

10月,玉门市下西豪镇夏东豪村的枸杞迎来了丰收。张正和十几个工人忙着采摘和销售新鲜枸杞。看着又红又重的枸杞,张和高兴得眉开眼笑。

玉门市下西豪镇夏东豪村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与许多戈壁地区一样,这里雨量稀少,土地严重盐碱化,被砂石覆盖,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只有变化才能发展。经过多次调查和试验,当地政府决定引进枸杞种植,通过引导枸杞种植的发展,使农民增收致富。农业技术员孙潇说:“过去这里种小麦的时候,一亩地的收入在300元左右。现在,一亩地种了300公斤干果,按30元计算,每斤9000元。除去4000元的种植成本,农民的收入在4000元左右。”。

盐碱地 变成“聚宝盆” 玉门市信贷支持枸杞产业发展

为了支持农民发展枸杞种植,当地政府为农民每亩土地补助700元-1000元。同时,农村信用社向枸杞种植农户发放了1.1亿元的联合保险贷款。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民得到定期技术培训和田间管理。当地政府还引进枸杞加工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订单,解决枸杞的销售问题。枸杞由农民种植,企业回收,企业销售,形成了生产、供应、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主要销往台湾和马来西亚,60%的台湾市场来自玉门种植基地。

盐碱地 变成“聚宝盆” 玉门市信贷支持枸杞产业发展

截止目前,玉门枸杞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年产干果40多万吨。通过引进鲜果加工、冻干枸杞和枸杞交易市场,玉门市大力发展枸杞酒、果汁、油、茶等多种深加工产品。,这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枸杞总产值已达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枸杞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标题:盐碱地 变成“聚宝盆” 玉门市信贷支持枸杞产业发展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99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