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本篇文章3849字,读完约10分钟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华茂村将该村建成风景名胜区,将民房作为宾馆经营,并进行基础设施和庭院改造。去年,全村全面小康达到98%。这幅画像“山水画”一样描绘了华茂村。
郝颖灿在胡志刚的照片报道
近年来,甘肃省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整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诊所、体育健身中心等项目,建成了村民综合公共服务区,并改建建设了养老院。
本报记者柴秋实(数据图片)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通江市赫哲族村寨兴办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民族旅游业。2016年,赫哲两个民族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0多万元。图为巴恰村的赫哲族在新居前补渔网。
柯忠佳焦涌摄影报道
福建省福州市军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占地2000多平方米,服务多样,设施完善,确保老年人不会因小病离开社区,大病及时就医。图为老年人在健康检查室测量血压。
本报记者邵摄
中国人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建立,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已经实现
城乡居民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建立,人口覆盖面迅速扩大。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医疗保险覆盖13亿多人
中新网10月22日电(记者赵蓓佳)22日上午,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五次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市委书记、部长尹为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为“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期望,保障改善民生”,新闻发布会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言人、国务院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中外记者240余人出席。
新教育体系的四根梁和八根支柱已经建立
五年来,中国教育投资超过3万亿元,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4%;学校上网率从20%以上提高到90%以上;教育系统获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三等奖的比例稳定在2/3以上;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基本实现了无家庭困难儿童辍学的目标;80%以上的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就读。2017年,15万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报名参加高考,是五年前的36.5倍;建立了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学年的补贴制度。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和亚洲的第三大目的地国."一些记者提到中国教育已经达到了世界中上水平。陈宝生说:“语文教育大,骨架壮,价值高,排名高。”
如今,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领先的教育改革方案已经出台,新教育体系的四大支柱和八大支柱已经建立,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能够完全满足人民的需求。“过去,人们想去上学,但现在人们想努力学习。这是重大社会矛盾转化的表现。”陈宝生表示,他将主动回应人们对教育的新期望,并发出一系列政策“红包”——到2020年,幼儿园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85%,全纳幼儿园将占幼儿园总数的80%。;在义务教育阶段,大班制被彻底淘汰,减轻学校负担和增加校外负担的问题得到解决;高中毛入学率超过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
促进社会援助和减贫之间的有效联系
7317亿元
五年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了59%和97%,累计支出7317亿元,近6000万最低生活保障和极端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黄介绍了五年来的民生保障工程:一是社会救助保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了59%和97%,累计支出7317亿元。近6000万最低生活保障和极端贫困人口得到有效保障。第二,对自然灾害的反应高效有序。国家启动117项自然灾害应急措施,安排中央救灾资金454亿元,帮助3.5亿受灾群众。三是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国注册养老机构超过2.8万个。第四,社会福利和儿童保护制度更加完善。第五,军人抚恤优待水平逐年提高。第六,慈善和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民政部门在反贫困斗争中发挥了什么作用?黄说,十八大以来,民政部门全面完善了救助保障体系,国务院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明确了“8+1”社会救助制度。援助和安全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全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以每年10.7%和16%的速度提高。援助和安全的管理不断标准化,应该保证准确的援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水平,把社会救助和扶贫有效结合起来,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推进全民保险计划,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在过去五年中,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城镇每年新增就业1300多万个,新增就业6500多万个,解决了279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880多万城镇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近100万名员工得到了安全安置。在反贫困斗争中,解决了480多万农村困难群众的就业转移问题。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口迅速扩大,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医疗保险覆盖13亿多人;治疗水平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平均水平超过230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水平超过120元。
当经济增长放缓时,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就业总体稳定?"党中央非常重视把就业作为最根本的因素."尹为民回答说,就业的稳定也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尽管增速放缓,但仍保持中高速,为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释放了红利,分权和分权与“分配服务”改革的结合激发了市场的活力。目前,每天新增约16000家企业。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了作用,国家每年投入近1000亿元专项资金。
尹为民表示,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他将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坚持创业带动就业;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在回答“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感”的问题时,尹为民说,这项工作有两个难点,即如何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如何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已经到位,今后将逐步实施——推进国家保险计划,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配置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等。
6500万
在过去五年里,创造了6500多万个就业机会。解决279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880多万城市贫困人口就业问题
1100万
截至2016年底,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已达98万个,拥有1100多万名医疗卫生人员。自第18届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每1000人中执业(助理)医师的人数从1.8人增加到2.3人
这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不是用来投机的
王介绍说,五年来,住房保障取得显著成绩,近8000万贫困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房地产调控效果明显,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我们坚持‘房子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投机’的定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稳定市场。目前,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下降,三、四线城市房价也趋于稳定。”与此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12个大中城市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支持北京、上海积极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抓紧研究制定房地产长效机制,推进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工作。
从宏观上看,中国城市规划改革进一步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加快。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更加生态宜居。据王介绍,五年来,新增城市绿地45.8万公顷,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提高38.9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5%。海绵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建成地下管道走廊1600多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8千万
过去五年来,近8000万贫困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棚户区改造得到大力推进,6000多万棚户区居民走出棚子,走进大楼。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已有1900多万住房困难人口入住公共租赁住房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不可动摇的调控目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是20年来最低的
李斌介绍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阶段性成果,分级诊疗体系初步建立。中国人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建立,从而实现异地住院的直接结算。“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例已降至30%以下,为过去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公共卫生整体实力达到新水平,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扩大到14个类别。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血液安全供应水平进入国际前列,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实施了卫生扶贫项目,360多万贫困病人得到了不同类别的治疗。
在被问及“如何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矛盾”时,李斌说,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服务优势资源向困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在当地免费培养医学人才。此外,我们将继续加强民生保障,扩大家庭医生的承包服务范围,加强妇幼保健服务,弥补儿科、妇产科、麻醉科人才的不足。
公立医院的全面改革给人民带来了什么好处?李斌告诉记者,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16年底,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已达98万个,医疗卫生人员达到1100多万人,全国医疗救治总量达到79亿人次;群众医疗负担持续减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继续推行便民惠民措施,86%的医院对同级医院的检查结果实行互认;医疗服务质量继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李斌说,医疗服务有所改善,但人们仍然不满意,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未来,它将准确地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协调员:本期主编李露黄巢白袁琪
制图:郭翔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3日02版)
标题: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72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云南省提高工伤职工和供养亲属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