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的崛起伴随两大"原罪" 如何从源头风控?
本篇文章2742字,读完约7分钟
摘要:白领消费贷款理财产品的原罪在于“资金的使用”;蓝领学生消费贷款产品的原罪在于“高利率、高风险”的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
上周,我接连遇到几位创始人,包括物流行业、医药行业和高科技企业。每个人都在谈论同一个话题,如何转化为金融业务,包括如何设计金融产品模型,如何连接资本渠道,以及如何寻找潜在的股权投资者。
也是在上周,为了研究一个平台的贷款产品,作者注册了一个账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收到了一些贷款申请的短信,都是低利率、高额度、快速取现的口号。
上周,以校园贷款起家的娱乐商店申请上市。大约在同一时间,记者发现,今天的头条是悄悄招聘消费金融风险控制人员,而聚美友产品也推出了超值贷款。
消费贷款已经无处不在
回顾过去的六个月,作者已经看到来自不同行业的许多人交流消费金融问题,包括人工智能公司、大数据公司、saas系统服务提供商和许多传统行业。是的,消费金融正如火如荼,似乎无处不在。
目前,发展消费贷款业务似乎已成为全民共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盈利能力。2017年2月,上市公司2345 (002195)发布业绩报告,其现金贷款产品“2345贷款王”实现净利润1.13亿元,而2015年仍亏损731.81万元。仅在一年内,亏损就超过了1亿英镑的净利润。
由于盈利困难,p2p平台普遍陷入业务困境,而现金贷款业务的超高盈利能力无疑给共同黄金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一段时间,大家都找到了方向,大力发展现金贷款业务。
然而,金融业务不同于其他业务,热并不是一件好事。金融业务从实体经济的需求开始,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线性的,而金融业务的发展可以是指数的。从趋势来看,它们总是倾向于偏离。当一种金融业务变得“热”时,往往意味着它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线性增长率,然后它似乎脱离了现实,埋下了风险的种子。
因此,作为一个金融人士,你应该时刻警惕“热”这个词。消费贷款正在蓬勃发展。繁荣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事实上,线索已经出现了。早在今年4月,监管部门就对现金贷款产品高利率和收款环节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整改;此后,无牌照金融机构完全停止开展校园贷款业务;最近,各地开始严格检查消费贷款资金的流向。众所周知,消费者金融可能不再是监管机构相互金融监管的“法外”场所。
如果我们真的想研究消费贷款的潜在风险,就应该从本轮消费贷款的热点来源入手,因为风险的种子隐藏在它爆炸性增长的原因中。
这一轮消费金融的流行可以追溯到2014年左右。在市场广泛关注消费金融之前,消费金融已经开始沿着白领学生和蓝领学生两个群体快速发展。前者以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小股份制银行为代表,后者以各种消费平台为代表。
然而,这两类企业兴起的原因是不一样的,造成的问题也是不同的。
投资需求驱动的白领消费贷款
就白领阶层而言,它更受需求驱动。毕竟,对于高素质的白领来说,银行的消费贷款产品一直是绿灯。2014年前后,供应方面没有根本性变化,但需求方面有所变化。白领的资本需求有两种,一种是消费需求,另一种是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变化是渐进的,投资需求可以集中。因此,投资环境的整体改善是白领贷款兴起的重要诱因。
一方面,p2p和其他理财产品开始大量兴起,年化利率超过15%为白领群体薅羊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景。典型的操作是从银行白领贷款中以大约6-7%的利率借入20万元,然后投资大约15%的p2p理财产品,在薅羊毛一年的净利润大约为2万元。更有甚者,有人转手把钱借给高利贷。毫无疑问,薅羊毛每年的净利润约为5万元。
另一方面,2014年下半年,a股开始了牛市,在杠杆的帮助下,资本可能在一两个月内翻一番。许多人开始主动申请消费贷款产品,即使利率超过20%,投资股市似乎也是有利可图的。这一次,不仅银行的低息消费贷款受到青睐,共同黄金平台和融资公司的高息消费贷款也开始流行。
反过来,需求的增加刺激了供给方,各种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各种消费贷款产品,消费金融迎来了一个热期。
供应方被释放,蓝领学生群体迎来了消费贷款的“春天”
与白领不同,蓝领学生通常受供应方的驱动。原因很简单。2014年之前,几乎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们。2014年后,各种现金贷款产品突然出现在供应方,需求受到供应的刺激。
白领已经购买了所有他们应该购买的手机,而且这种升级的消费也已经升级,所以投资需求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蓝领学生没有经验,对投资没有兴趣,消费升级是他们贷款的最大驱动力,最典型的是智能手机等3c产品。
事实上,大多数最早的用户都使用手机分期付款,无论是创业型组织,如娱乐分期付款、音乐分期付款和购买账单,还是电子商务消费金融产品,如蚂蚁借贷、苏宁人福和京东白吧。此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趋于饱和,每个家庭都真正实现了业务结构中贷款情景的多样化。
一旦蓝领学生的消费需求被贷款打开,在消费欲望的趋势下,消费金融的场景开始从3c扩展到其他领域,各种初创企业开始打着场景金融的旗号从各个领域展开,如医疗美容贷款。
由于蓝领学生贷款渠道有限,他们不像白领学生那样关心贷款利率,成为这些创业型消费金融机构的宠儿。
消费贷款的“原罪”
从根源上找出问题并不难。
白领消费贷款理财产品的原罪在于“资金的使用”。自2014年以来,p2p开始兴起,股票市场接管了p2p,房地产市场接管了股票市场,“好”的投资目标一个接一个出现。白领“缺钱”,对白领贷款的需求非常旺盛,金融机构的业务非常好。
然而,没有只涨不跌的投资产品。股市从牛市转为熊市后,有多少白领因为股市崩盘而背负沉重的债务?相反,薅羊毛人被割下韭菜;在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后,那些以高杠杆率购买房屋的人不得不低价割肉来偿还沉重的本息压力。
蓝领学生消费贷款产品的原罪在于“高利率、高风险”的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几乎无所不能的模式下,现金贷款平台可以向几乎任何群体放贷,而无需任何情景或风险控制。门槛很低,容易复制。仅在一年内,该行业就可能出现数以千计的现金贷款平台。
在借贷和消费的诱惑下,蓝领学生很容易突破债务能力的极限,走上从多头借款、从雇主那里回到西方国家的恶性循环。一旦链条断裂,借款人将背负沉重的债务,贷款平台可能面临小规模的“次贷危机”。对双方来说,他们都在走钢丝,没有人敢先停下来。
目前,中国的消费升级进程仍在继续,居民的杠杆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消费金融的发展仍有很大的空.空间对于消费金融业务来说,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仍应作为一个整体。
然而,局部问题仍然需要纠正。对于蓝领学生群体的消费贷款产品来说,利率控制抓住了“七寸”,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模式无法发挥,商务空房也遇到了天花板;对于白领消费贷款产品,要强调现场的重要性,防止消费贷款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等投资领域。
标题:消费贷的崛起伴随两大"原罪" 如何从源头风控?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46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