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4 13:03:03阅读:

本篇文章2556字,读完约6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9月22日电(记者魏)21日,武进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文化产业项目展以中国年为主题,三部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地方戏在晋中地区轮流上演。演员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向全国各地的观众展示了一场精彩的歌剧文化盛宴。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

不同的非遗产阅读不同的“经典”

这一次,山西省的国家级非遗产项目——七台秧歌和两个省级非遗产项目——寿阳竹马和昔阳拉花,相继上演。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祁台秧歌在祁县、太谷县、吕梁蕉城、孝义等地十分流行。寿阳竹马由当地民歌演变而来,既有高跷的魁梧威武,又有竹马的多姿多彩的造型,善于表现戏剧人物的故事内容,并以剑、矛、戟表演激烈的打斗。我们来谈谈在昔阳拉车的事。整个舞蹈由六个基本步法和动作组成:“跺脚、站脚、抱脚、落步、斜场和四个阶段。”与此同时,它还运用了四种道具“格节鞭、竹板、八角鼓、钱竿”的“拉、打、拍、转”的声音,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不时受到观众阵阵掌声的欢迎。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西阳拉花表演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照片

正如奇台秧歌的省级传承人严继祥所说:“这是一副好嗓子,几年之内是不可能锤炼出来的。”事实上,在这阵阵掌声的背后,有无数默默坚守的默默无闻的歌剧演员,甚至人们不得不思考其传播的地域局限和观众群体的不断压缩。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另一方面,祁县剪纸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任玥娥正在现场向媒体记者展示祁县剪纸作品。大约在2000年,乔的院子里摆了一个剪纸摊位。来旅游的外国人看到了我,既没有参观也没有旅游,所以他们蹲在那里看我剪纸。当我剪完的时候,他们高兴地买了下来。现在我开了一家小商店,仍然有很多外国游客。他们非常喜欢我们的手工艺品,这也是对我们中国非物质文化和传统民间工艺的肯定。”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祁县剪纸作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种类丰富,内容丰富,而且构思巧妙,寓意深刻。从人物、花卉、鸟类、动物、鱼类和昆虫到人们的习俗,它无所不包。剪纸不同于平遥推光漆器、关云牛肉、龟龄集、广源鼎坤丹(600771),它不是一种生产性的非遗传性传承,但其独特的个性化色彩却满足了当下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消费需求。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杠杆力

别出心裁,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相辅相成”

事实上,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项目的整合,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旅游市场,也是晋中非物质文化中心近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晋中非物质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王志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平遥古城旅游景区主要街道两侧的商铺已经推出了漆器、布鞋、剪纸、木刻年画等多个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销售,包括平遥牛肉、平遥推漆、平遥宝剑生产等项目。还建成了大型博物馆(展厅),并规划了为期一天的平遥非物质手工艺品项目游,不仅将非物质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而且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手工香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照片

“每年大约有两三百万的销售额。除了一些(消费者购买的)用来烧香和崇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玩香,烧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我们还向上海提供出口订单。”郭梅剑,介休红山著名香水“全料香”的第五代非遗传继承人,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据记载,红山村擅长制作“全味香”,已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其祖传秘方“宋氏香谱”世代相传。顾名思义,各种原料必须经过修补、蒸、煮、炸、烤、烧、烤和空运,才能正式用作生产“全味”的原料。郭在接受采访时说,“整个香水的生产成本与一般香水相比是极其昂贵的。整个过程是手工制作的,需要用36种中草药制成。甚至芬芳的泥土也是由玫瑰花瓣制成的。水。”在一定程度上,在景区附近设立销售点也促进了“各种香精香料”的广泛宣传,促进了香料的销售。事实上,“全料香”已经通过互联网出口到各个地方,销售到许多国家和地区。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基金祝福

文化和生态保护的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晋中市共有1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5个省级、193个市级和591个县级;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105人,市级307人,县级830人。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自2012年起,晋中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财政补贴。在此期间,晋中市主要申请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研究中心、抢救保护、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数据库、培训、宣传和出版,并积极申请项目资金。截至目前,中央政府专项保护资金投入299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投入136.7万元。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但是,必须承认,市县两级的财政投入仍然相对较少。“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等因素不同,大部分地区没有将非遗产保护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这也是我市保护区建设的不足,需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王志兵激动地说。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我们重点建设学习场所,逐步完善非遗产保护基础设施,构建保护区基础设施框架。具体规划是以市级非遗展馆为核心,辐射周边,形成市、县两级的综合性展示学习中心。同时,鼓励和支持非遗产项目建设自己的学习场所,为非遗产保护和传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截至目前,晋中市已建成6个县级非遗留综合学习中心。2016年,对晋中市非遗留项目自建学习场所进行了统计,包括项目学习场所、工作室、展厅等。,86个项目建立了自己的学习场所。此外,还建立了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西广源源民族医药有限公司)和两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和平遥学圣金漆艺R&D有限公司)。今年,国家的财政支持也在传统古村落建设项目研究中心积极推进。”王志兵这么说。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非遗产+”资本和设计

最后,“看人、看事、看人生”就会实现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实现“见人见物,见人生”。对此,王志兵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一方面,近两年来,随着企业投资和社会资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文化旅游项目,包括一些大型旅游景点,在规划的前期和后期转型发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项目结构和商业运作中。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另一方面,通过保留和利用传统的技艺表达,将灵石刺绣、布老虎工艺、面塑、剪纸等一些非物质作品融入到更加现代的设计理念中,使更多的非物质作品成为非物质产品,成为具有时代生命力和市场消费力的文化创意产品。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非遗传性传承的问题,也进一步发扬了晋中地区非物质文化的时尚魅力。

标题:【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35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