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或兴建货柜屋缓解住房问题 用作过渡性房屋
本篇文章1189字,读完约3分钟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鉴于香港的住房问题,有人主张建造集装箱房作为过渡房。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行政总裁蔡昨日透露,联会在过去半年成立了一个专业小组,研究货柜码头的可行性,包括货柜码头是否适合香港,以及是否符合《建筑物条例》。他透露,一些开发商表示愿意以1港元的价格出租土地。如果一切顺利,并获特区政府批准,工程可于明年尽早展开。
一些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香港发展局和香港房屋运输局正在研究利用集装箱建造过渡房屋的可行性。本月初,他们与香港房屋协会及社会福利机构进行初步讨论,研究在市区土地上兴建货柜码头的可行性。有关的构思是在下月发表的香港施政报告中提出的,但我不知道这是否符合香港《建筑物条例》的要求,并正在研究解决技术上的困难。
报道引述新闻报道,特区政府已就选址,包括市区土地,作出初步的草拟,考虑中的土地在5至10年内不会有具体的发展。建造的集装箱房可达10层楼高,将遵循海外“共住”计划模式,允许有暂住需求的家庭入住,并邀请非营利组织或社会企业参与提供社区支持服务。
去年,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探访了荷兰本地的货柜屋,建议特区政府利用市区非住宅临时用地兴建货柜屋等过渡房屋,优先考虑轮候公屋的人士。蔡昨日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证实,已成立一个由8至9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小组,成员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和测量师,研究建造货柜综合大楼是否适合香港,以及是否符合香港《建筑物条例》,包括确保安全、通风和防台风等。
他解释说,由于组合式房屋就像“积木”,建造时间相对较短,在土地使用期满后,将组合式房屋运到新的地方重新使用更为经济。然而,香港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模块化住宅设计,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在设计上满足香港的环境需求。
蔡承认,很多人都担心集装箱房会用旧集装箱重建,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模块化组合,隔音和隔热将达到标准。集装箱房的每个单位面积分为160平方英尺或320平方英尺,可容纳2至5人。根据场所的大小和家庭成员的数量,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他还透露,相关团队已与开放企业进行了谈判,希望对方将暂时未使用的土地分配给香港社会委员会试用。到目前为止,已检查了两三块土地,一些开发商已表示愿意合作,并将以1港元的价格将其出租给社会委员会。如果一切顺利,也许明年就可以开始这个项目,但要强调的是,这个计划只是一个民间实验,仍在研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没有很多具体的计划。
当香港发展局局长黄伟贤议员被问及有否计划兴建货柜码头时,他指出前特区政府已提及混合屋,这并不新鲜。不过,特区政府仍然面对一些考虑,包括如果有适合居住的土地,应该用来兴建临时房屋或永久房屋。即使建造了临时房屋,仍然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例如交通和环境问题。
他强调,特区政府不会简单地排除兴建货柜码头或综合大楼的可能性,但特区政府目前并没有既定的立场和具体的建议,任何可以纾缓香港房屋困难的措施,都会以开放的态度面对。
标题:香港或兴建货柜屋缓解住房问题 用作过渡性房屋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25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