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推行PPP模式 助力老城“变脸”
本篇文章2333字,读完约6分钟
近年来,河南省汝州市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在改善民生、城市建设和转型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民生工程进展迅速
漳州利用社会资本解决了困扰市民多年的供水问题,改造了旧管网,实现了天然气城区的全覆盖,推广了集中供热
5月4日,汝州第三水厂ppp项目正式供水。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陆浑水库的清水让汝州的居民等了三年。
“作为郴州市第一座地表水水厂,第三座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漳州告别了30多年来依赖浅层地下水供水的历史,解决了困扰市民多年的供水问题,确保了城市供水安全。”汝州市副市长范说。
汝州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其生活用水主要依靠降雨。近年来,由于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和干旱的气候,汝州市将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在2014年的干旱之后,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因此整个城市不得不每天在有限的时间内供应自来水。许多人在家里放大大小小的储水桶,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正是由于社会资本的注入,汝州摆脱了城市缺水的困境。
"从陆云水库到这里,大运河全长22.5公里,移交给社会资本."据第三水厂厂长赵介绍,汝州市第三水厂ppp项目全部由环境(603603)集团有限公司出资..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汝州第三水厂建设项目于2015年底正式开工,总投资2.37亿元,占地85.5亩。今年3月,水厂的输水和配水网络竣工,供水测试于4月26日进行,比计划提前了8个月。目前,水厂供水能力达到每天6万吨,水厂二期工程将于2030年开工。
凭借ppp模式的强大基础,汝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城市规划建设,路网修复、环境修复、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重点建设工业集聚区、科技教育园区、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七大园区”。在过去的两年里,汝州市改造了61公里的旧管网,使45万人受益的天然气覆盖了整个市区。整个集中供热工程已经启动,今年,80%以上的城区可以集中供热。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公私合作项目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生态水系、城市道路网和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曾经的汝州,城市破败不堪。
今天,在汝州市,300多个项目同时开工,500多台塔式起重机和50000多名建筑工人在项目施工现场奋战。汝州以生态水系、城市道路网、公园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为重点,依托市政投融资平台,与大型国有企业和省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和市场化融资。目前,全市已与46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共发布56个ppp项目,被评为全国ppp示范项目重点推进城市。
“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基础在于教育。为了加快发展步伐,赣州市必须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汝州科教园区管委会建设项目办公室副主任高东升说。汝州市七岭镇,废弃的荒地上建起了高楼大厦,新开发的科教园区就坐落在这里。
据介绍,科教园区一期规划占地5000亩,主要采用“bot(建设-运营-转让)+blt(建设-租赁-转让)”模式,采用社会资本占股权90%、科教园区管委会占股权10%的比例结构组建项目公司。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长期特许经营合同后,项目公司将承担新项目的审批、设计、投融资、建设、维护和用户服务的责任,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将在15年后移交给政府。
“科教园区项目投资规模大,需求长期稳定。然而,政府无法承担建设,也无法有效承担项目后期的维护和运营。采用ppp项目融资模式可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本,解决资金困难;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公共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高东升说。
ppp项目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变化。在此模式下,河南水利投资集团建设的芜湖水系连接工程于2016年7月开工建设,已完成总工程的70%以上;由北京碧水园(300070,诊断)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漯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预计今年10月开工,2018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为确保项目健康发展,汝州市成立了各类项目专项领导小组,建立了项目库、金融机构库、社会资本库和咨询机构库,并成立了十家投融资公司。目前,汝州已有8个ppp项目签约,总投资规模为98.2亿元。
“今年,将有10个项目被纳入ppp项目包,总投资约为136亿元人民币,这将促使更多项目获得土地。”汝州市财政局局长翟惠杰说。
特色城镇逐渐形成
汝瓷镇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依靠历史积累和社会资本,慢慢形成
在十里漫川河的两岸,汝瓷镇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依靠社会资本,数十家汝瓷企业未来将聚集在这里,成为汝瓷文化的新地标。
“我们以乌镇为模板,希望打造一个集汝瓷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小镇。”汝瓷镇项目指挥部总指挥董建伟介绍,汝瓷镇包括20个项目,包括邙川水系治理工程、汝瓷文物公园、非物质文化村和中国汝瓷博物馆,总投资25亿元,生命周期20年。政府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公司进行建设和运营,6至8个项目可在年底前投入使用。
“过去,汝瓷企业是独立的,综合实力不强,整合不容易。如今,为中小型陶瓷企业设立一个生产区,汇集企业、人才和资金,必将推动汝瓷的事业。”董建伟说。
汝州宋玉汝瓷工厂第二代负责人李晓娟表示:“汝瓷的发展势头刚刚起步,目前的场地根本不足以支撑发展。”宋玉是汝州的一家老汝瓷工厂。它落户汝瓷镇后,工厂面积将从10亩扩大到36亩。
在李晓娟看来,高端设计人才的短缺是汝瓷工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汝瓷镇的整体环境和生产、教育、科研的紧密结合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在能源、化工、设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依托沿河店汝窑遗址和邙川河宋代窑址群的历史积淀,配合电子商务产业园,一座具有汝州地域特色、承载历史文化遗产的艺术古镇正在慢慢形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夏先清通讯员王佳宁)
标题:河南汝州推行PPP模式 助力老城“变脸”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15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