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
本篇文章1819字,读完约5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朱磊在济南报道
12日,一列满载41个集装箱的列车驶离日照港西岗区集装箱专列站(600017),标志着“日照-中亚”集装箱国际列车正式启动。日照港通过开辟“点”,不断融入“路”,勾勒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的总体框架。
这也是山东港口企业对接“一带一路”举措的缩影。日照港集团总经理刘国田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航运服务产业链将得到延伸,航运服务业将得到衍生,国际中转货运量比重将增加,这已成为一个值得港口竞争的领域。
虽然中国沿海港口的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但仍侧重于生产要素配置和基础航运。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著名交通专家徐云飞在接受《经济导报》采访时表示,山东港在继续发挥青岛港老桥头堡作用的基础上,启动了“一带一路”与烟台、日照等港口的中欧列车对接,这对收紧“一带一路”合作链条、增加紧密度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新的模式,发展“海-铁-公共”多式联运,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以“互联网+”推进港口智能化,已成为港口企业提升软实力、融入全球航运体系的重点。
此外,徐云飞建议山东港应努力开辟北冰洋航线。“与经由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相比,亚欧之间的北冰洋航线将航程缩短了三分之一,航行时间缩短了八天,仅节省了大约18万美元的燃料开支,并消除了马六甲海峡的痛苦。北冰洋航线的最大受益者是山东沿海港口。”
从中国和韩国到五个中亚国家
“日照-中亚”列车将离开霍尔果斯港,每周一次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全长7700多公里,运行约15天,主要运载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塑料制品和日用品等货物。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过去“日照-平泽”和“日照-釜山-鼓山”两条对外贸易路线只能满足中韩两国的贸易需求。随着“日照-中亚”列车的开通,韩国出口的货物通过两条贸易路线到达日照,然后通过“日照-中亚”列车转移到五个中亚国家,以扩大港口业务范围。
如何将货源、运输量和路线联系起来?据悉,9月6日,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山东周系列开幕。日照港与当地企业在山东省“一带一路”项目合作促进会上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随着“日照-中亚”集装箱国际列车的开通,大量的货物将通过这条线路运输到中亚,而哈萨克斯坦是重要的停靠站之一。
日照港的“一带一路”与时俱进,在海上拓展新航线,在陆地上延伸新触角。今年3月23日,“日照港——澳大利亚”杂货班轮开通;5月27日,由日照港、济南铁路局、成都铁路局联合打造的“日照-成都-欧洲”集装箱国际列车正式开通;今年7月17日,“日照-中东”杂货班轮航线正式开通。
延伸航运产业链
对于港口而言,铁路运输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辐射范围。日照港集团生产业务部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主任金新文说:“每天进出港口的列车有40多对,货物吞吐量达33万吨,全年可超过7000万吨。”由此可见,新的陆路货运通道提升了该港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港的地位。"装卸效率高,铁路运输方便."陕西建邦集团总经理张锐直言不讳地表示,日照港是出口的首选。
据权威统计,目前,国际贸易总量的2/3以上由海洋运输承担,全球经济总量的80%以上集中在沿海200公里的腹地,海运货物的贸易量约占中国外贸总量的65%,90%以上的外贸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的。
刘国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中国港口经营的现状是经营范围狭窄。例如,大多数港口集中在与港口相关的领域,主要是货物装卸、物流和仓储,业务模式单一,大多数服务对象主要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因此,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延伸航运服务产业链,衍生航运服务产业,提高国际中转比重,已成为港口间值得竞争的领域。例如,香港的和记黄埔在全球拥有29个码头和162个泊位,并通过建立全球港口运营网络在集装箱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日照港正在努力开辟国际航线,发展海铁联运和过境运输,努力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港。
据悉,日照港拥有6个集装箱泊位,可停靠世界上最先进的集装箱船舶。集装箱堆场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准箱。他们还探索了港口管理的出口,例如,为巴基斯坦的卡西姆港和马来西亚的黄荆港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服务。日照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表示:“力争到2021年,港口吞吐量和吞吐能力增加1亿吨,全区吞吐量达到4.5亿吨以上,把日照港建设成为综合枢纽港和示范港。”
标题:“日照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75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为“候鸟式”养老提供更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