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3 00:06:02阅读:

本篇文章3120字,读完约8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刘墉报道

从9月1日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600050)全面取消了国内长途和漫游话费(不含港澳台),无需申请自动生效。这意味着“长途漫游费”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0多年,并最终成为历史。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作为加快和降低费用的一部分,取消长途漫游费无疑是一种改进。然而,《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取消长途漫游费的受益者相对有限,真正的受益者主要是2g用户和部分3g用户,这对已经享受4g套餐的消费者影响不大。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与不断下降的电话费相比,交通费用是当今手机的主要开支。相应地,网络流量收费的价格和收费方式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提速降费”和统一流量收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这说不通。”

“对我来说,取消长途漫游费没有任何意义。”11日,济南市民姚佳在刷微信时对《经济导报》记者说:“我用的是158元的手机套餐。”每个月都有1000分钟的通话,但是我的手机一个月打不了多少。意思是。”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事实上,有很多消费者和姚佳有同样的感受,当然也有一些消费者对此表示欢迎。

在济南一个建筑工地工作的李飞(音译)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使用联通的号码之前,打电话到河南商丘老家的费用非常高,每分钟8根头发。”

在同一建筑工地工作的刘翔说:“我的手机号码是旧的。以前有长途电话费和漫游费。取消对我来说是件好事。”

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业务经理马东告诉《经济先驱报》记者,对于使用中国移动“He4G”、“4G飞行享受”等套餐的用户,他们的国内通话(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已经按照当地电话标准收费,因此他们不受取消国内长途漫游费用的影响。只有“神州行”和“动感地带”的少数老用户支付了长途漫游费,成为此次费用削减的受益者。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是如此。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那么,有多少人能真正享受这份奖金呢?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7月,全国手机用户总数达到13.7亿,3g和4g用户总数达到10.6亿;2g手机套餐约有3亿用户,占手机用户总数的22.62%。受取消长途电话费和漫游费影响的人数仍然很大。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洁篪此前表示,取消国内长途和手机漫游费用预计将惠及8000万用户。

马东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取消长途话费和漫游费用将促使一些原来的2g或3g“老套餐”用户升级到4g套餐用户。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也证实了马东的说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2g和3g用户继续向4g用户转移,4g用户保持稳定增长,累计净增1.18亿户,共8.88亿户,占手机用户的65.1%。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但是,升级到4g后,用户每月的开销可能会比升级前多。手机“4 G飞行套餐升级版”的最低套餐价格为18元,全国免费,流量1亿,语音收费0.19元/分钟。当然,语音包也可以叠加。”许说: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它对运营商几乎没有影响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取消国内长途手机费和漫游费对运营商影响不大,三大运营商的语音业务收入在过去五年一直在萎缩,其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17年前7个月,国内手机长途通话时长仅为2403.36亿分钟,同比下降34.3%。

从近6年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语音业务收入下降的趋势。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10年语音业务占通信业务收入的57.1%,然后逐渐下降,2016年语音业务收入仅占25%。换句话说,交通成本已经占到了公众移动通信支出的2/3。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根据三大运营商发布的影响预测,对其业绩的影响一般是可控的。数据显示,取消长途漫游费后,三大运营商的收入降幅不到总收入的5%。例如,中国移动2016年的总收入为7084.21亿元,而取消国内长途和手机漫游费用使其年收入减少了约160亿元,占比略高于2%。2016年,总收入为7084.21亿元,而取消国内长途和手机漫游费用每年减少收入约160亿元,占比略高于2%。根据中国联通给出的官方数据,取消漫游费对该公司15.8亿元的季度收入产生了影响,该季度收入为每年63.2亿元。然而,中国联通2016年的总收入为2409.8亿元,取消漫游费用相当于收入减少2.6%。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漫游费收得很少,运营商的利润也很少。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互联网传播专家陈中表示,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不是损失,而是空更大的收入空间。目前,主流3g和4g套餐没有长途漫游费,对这些用户来说没有变化的问题。承担费用的要么是多年的老套餐用户,要么是只打不接电话的老年消费者。通过抓住这个机会,运营商可以将营销重点转移到流量上,这对运营商和消费者都是有利的。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期待推出无限制的“流量包”

随着4g的发展,国内通信已经进入了“流量为王”的时代。仅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的移动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业务收入就达到2746亿元,同比增长29.6%,占电信业务收入的42.6%,带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0.3个百分点。此外,截至2014年底,中国手机用户的月平均流量消费约为2.5亿;截至2017年6月,该数据已超过1.5g。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手机用户的流量消费增长了五倍。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然而,正是在交通收费方面,三大运营商仍“在背后对我们遮遮掩掩”,提供更大幅度的优惠措施,以加快和降低收费。目前,主要运营商根据流量对移动互联网接入收费,消费者会不经意间产生高流量。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既然使用4g,每月的流量是不够的。现在我只能用手机看新闻,刷微信,偶尔玩玩游戏,根本不敢看视频。只要有无线网络,我就会关掉手机,把它留着出去用。”姚佳告诉《经济先驱报》记者。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据报道,她使用了中国移动158元的航班套餐服务,包括2g流量和500分钟通话费用。“实际上,每个月的消费在180元左右,给定的流量是不够的。我经常买流量包,上个月叠加了几个流量包。”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陈忠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三大运营商的套餐中,流量也可以“漫游”,流量计费可以分为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当长途漫游费完全取消后,“流量漫游”成了手机用户新的“负担”。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更让人恼火的是,交通分成了省和国家。我经常出差,国内交通不够,省内交通不能用。如果你看交通,你不能使用它。你必须叠加国内交通包。”经常出差的济南市民张然说。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我特别希望运营商能够推出真正的全国范围的无限制的流量包."张然分析并比较了三家主要运营商的交通套餐。在他看来,所谓的无限制流量套餐不能无限期地使用流量,但基本上它有一个流量配额。当消耗的流量达到该限额时,网络速度急剧下降,甚至互联网接入功能直接关闭。此外,向运营商购买所谓的“交通套餐”也分为本地交通和全国交通。如果你购买了当地的交通套餐,它就不能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老实说,有些包表面上有很高的流量,但实际上有些是特定的流量。”张然告诉《经济先驱报》记者:“像移动推出的哮天·王卡(Super Niuka),39元一个月的流量是16g,但在这16g流量中,有2g闲置流量和10g定向流量。空闲时间是指晚上11: 00到第二天早上7: 00。定向流量只能用于移动你自己的migu音乐、阅读和视频应用。”张然解释说,“晚上11点,一般是在家里。2g流量基本上没有被使用。一些消费者可能无法使用目标流量,一些流量将变得非常无味。”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要加快和降低收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大运营商应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主动推出惠民的实质性优惠政策,并在服务上努力让消费者获得真正的实惠。”陈仲说道。

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在陈仲看来,5g通信在2020年正式商业化还有一段时间。除了移动通信之外,三大运营商还在许多方面展开竞争。从长远来看,通信行业需要进一步放开市场,通过市场竞争使收费更加公平,服务更加完善。当前,更重要的是加强行业监管,推动企业简化包装,明码标价,提高服务水平,让用户清楚了解消费。

标题:用户对取消漫游费感受并不明显 流量降费能不能“实在点儿”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73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