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2 21:12:03阅读:

本篇文章1189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网中国日报9月13日电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征服了许多外国人,这次是《马尼拉时报》记者蒂塔·瓦尔德拉马震惊了。

30年后再次来到北京,她感叹道:“当我回到北京,我只能认出紫禁城和天安门广场。”

蒂塔·瓦尔德拉马于周六上午抵达北京,参加一个媒体研讨会。到达北京后,她发现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超乎她想象的巨大成就。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她写道:“当你从马尼拉飞往北京时,你会被一个巨大的机场迎接。离开机场后,你可以选择各种交通工具,包括出租车、公共汽车和豪华轿车。不像马尼拉,到处都有小偷和司机杀人。”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1988年,蒂塔·瓦尔德拉马作为媒体随行人员陪同时任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访华。她认为,中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足以让杜特尔特对今年4月提出的“大建筑和特殊建筑”基础设施计划感到羞愧。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尽管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在过去的3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仍无法与中国相比。菲律宾在道路、桥梁、机场、港口、铁路、公共交通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蒂塔认为,中国成功的秘诀在于先修路建桥,其余的自然会随之而来。基础设施建设将创造就业、吸引投资和改善人民生活。

世界银行驻菲律宾代表玛拉·沃里克(Mara warwick)表示,中国几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值得菲律宾学习。尽管两国在领土、人口、政治制度甚至基础设施需求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两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包括快速城市化进程和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她还认为,菲律宾现在应该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杜特尔特的“大型建筑和特殊建筑”计划为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了机遇,并为菲律宾的长期基础设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还指出,尽管菲律宾现在有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但他们可以从中国的发展计划中学到更多,中国的发展计划更具战略性和可行性。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过去几年,菲律宾政府并不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的投资还不到gdp的3%。然而,到2014年,这一比例已升至5%,杜特尔特政府计划将基础设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至7%,以跟上该地区的快速发展。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据新华社报道,2017年4月18日,菲律宾政府宣布正式启动一项名为“大建设和特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该计划将在6年内投资8.4万亿比索(约合1.16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全国基础设施建设。菲律宾政府的经济团队称之为“菲律宾历史上最大胆、最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目前,30多个项目已经启动或正在筹备中,涵盖道路、桥梁、机场、铁路、港口、防洪设施等领域。菲律宾财政部长卡洛斯·多明戈斯(Carlos dominguez)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里,菲律宾忽视了基础设施建设,而周边国家一直在进行大规模建设,这使得菲律宾失去了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岛国,菲律宾落后的基础设施使得岛与岛之间的货物运输成本很高,推高了食品、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并吓阻了制造业投资者。

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资料来源:观察员网络)

标题:菲律宾记者30年后重访北京:变化太大,只认得故宫和天安门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69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