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陕西宝鸡:从“广种薄收”转向“精耕细作”

陕西宝鸡:从“广种薄收”转向“精耕细作”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2 18:45:03阅读:

本篇文章1095字,读完约3分钟

“扶贫不是每个家庭给5万元。贫困家庭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增加收入的产业,使村民能够摆脱贫困,而不是回到贫困。”在陕西省宝鸡市临猗县九成宫镇余家园村,党支部书记卢索怀带领20户贫困家庭成立了“十位一体”养鸡互助小组,使贫困家庭平均年收入增加了5000元。

陕西宝鸡:从“广种薄收”转向“精耕细作”

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地帮助穷人?“我们一定要以工业扶贫为大方向,以精确的政策为制胜之道,努力绣花。”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说。

陕西省宝鸡市的工业扶贫已经从“粗放型种植、薄收型种植”转变为“集约型种植”。宝鸡市扶贫办主任崔胜强说,今年以来,宝鸡市把工业扶贫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推进“十大行动”、推广“十大模式”和开展“四大活动”,激活了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

陕西宝鸡:从“广种薄收”转向“精耕细作”

宝鸡市创新扶贫措施,在县区设立了13个扶贫任务。各县区由一名市级领导带队,指导各县区准确推进“十大行动”,如确保口粮安全、增加畜禽和水产品财富、推进果蔬板块、提高深加工价值、突破现代服务业、提升休闲农业、利用光伏资产发电、推广示范科技、培育扶贫主体、深化农村改革、引导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同时,各县区相互借鉴,积极创新措施,按户落实政策,分类指导,探索“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乡村旅游+贫困户”等10种产业扶贫模式。

陕西宝鸡:从“广种薄收”转向“精耕细作”

在致富的道路上,我们不应该让一个贫穷的家庭落后。无力发展工业的贫困家庭怎么办?“采用这种承载方式,县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422.3万元,有39个项目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大户和专家承载。全县有3426户贫困户,签订了分红和劳动协议,并以不低于7%的比例向贫困户发放了分红。”前阳扶贫办公室主任王伟说。

陕西宝鸡:从“广种薄收”转向“精耕细作”

实现稳定扶贫,创新产业模式是关键。因此,宝鸡市应在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一个合作组织,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加入至少一个合作组织,并推广到整个贫困村。目前,全市发展特色种植39.25万亩,种植43.6万头(只、箱),覆盖贫困家庭5.1万户,基本实现工业扶贫全覆盖;为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规模小、链条短的问题,宝鸡市开展了新型商业实体“传带”活动,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采取股份合作、托管和订单收购等形式。建立与贫困家庭的利益联动机制。全市39家龙头企业、247个专业合作社和36个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了13000户贫困家庭发展特色产业;鉴于缺乏坚实的科技援助,地方组织开展了“建立贫困亲属、传授技术、支持产业和帮助脱贫”的科技援助活动。目前,该市有1006名农业技术人员与4788户贫困家庭配对帮助。

陕西宝鸡:从“广种薄收”转向“精耕细作”

据了解,宝鸡市实施了1076个村工业扶贫项目,覆盖3.4万户贫困家庭。(经济日报记者张毅通讯员华刚)

标题:陕西宝鸡:从“广种薄收”转向“精耕细作”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64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