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2 17:42:02阅读:

本篇文章3190字,读完约8分钟

原标题:十八大以来的7.7万个软弱涣散的党组织中,90%以上由“强”变为“硬”。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如何“跟上前一趟”(边疆观察?从严治党,向下延伸

“开私家车,住小别墅,开创新产业,过上好日子,大家都很开心。”算上村里发生的新变化,从不断的上访到干部群众的团结,从肮脏的环境到蓝天白云青山,四川省广元市平西镇毛坝村的村民们喜气洋洋。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2014年,中央组织部集中力量整顿基层党组织薄弱环节。各地要把整风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上联动,注重资源整合,抓两头带中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进步和完善。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据统计,十八大以来,97.1%的弱小分散的村(社区)党组织和96.5%的社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提升。

明确标准,找到基础

找出软弱和松懈的症结所在

“村里的‘两个委员会’小组吹了他们自己的号码,唱了他们自己的曲子。他们开会时吵了一架。”“村里的重大问题几乎从来没有公开过,收支账目也没有公开过”...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要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首要任务是发现问题,找到“着力点”。中央组织部列举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八种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各地细化、具体化,将基层党组织进行全覆盖排队,逐一分析支部,研究一种问题、一种问题。安徽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数字,核实事实;甘肃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采取基层自我评估、群众评估和组织评估...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各地主要是县乡两级,每年都要按照5%-10%的比例,逆向安排一批薄弱、松散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治,做到不覆盖、不覆盖。浙江省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评估和评级,并将低于3星级的列为整改对象;宁夏对所有的村庄(社区)进行了“拉网”调查,并没有放过一个软弱和分散的基层党组织...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对于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各地要系统地进行筛选、判断和分析,摸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山东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从领导班子薄弱、党组织活动不频繁等七个方面逐一进行“筛选”;陕西组织乡镇(街道)党委(工委)从队伍配置、区域和谐稳定、集体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村庄(社区),并确定疾病的原因,如“软,混乱,贫穷和分散”在不同的类别。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关注问题,完善制度

着力解决突出矛盾

“我过去常常在村子里发现一些东西,但我不能推来推去。自从村里给了我们“两个委员会”小组,村里的面貌就变了。通往村子的柏油路已经铺好了,下雨天不用担心泥了!”在山西省怀仁县海北头乡风火台村,村民朱福贤称赞新当选的村“两委”。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一村一策”,问题发现后,对策立即上路:党政部门进入“软”村,经济部门进入“穷”村,政法部门进入“乱”村,涉农科技部门进入“工业”村。

选择最好的和匹配最好的领导者。各地把选拔党委书记作为整顿工作的首要任务,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优秀党员担任党委书记。山西、内蒙古、福建等地实施了“村官返乡工程”;河南、广西、海南等省市通过“撤、换、调、教”的方式,充分匹配和加强了散、弱党组织的秘书工作;山东、辽宁、江西、新疆等地加强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市、县党委书记率先上了“第一课”。到目前为止,全国4091个长期空缺党委书记的村庄中,97.5%已经分配;党委书记需要调整的5975个村中,99.7%已经调整。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用强硬手段解决矛盾。各地把整顿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与专项整治不作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结合起来,妥善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辽宁、西藏、宁夏等地重点清理农村“三资”,宣传村务财务;山西、甘肃、青海等地着力解决众多草根品牌、多评估、多标准的问题;在今年的浙、湘、粤“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了干扰和破坏换届选举的“村霸”、“宗族恶势力”等行为,查处违纪违规案件1012起,涉案人员1633人。据统计,各地开展的各项专项整治覆盖了5.8万多个薄弱村(社区)党组织,解决了29.8万多个矛盾和问题,查处了4595起村(社区)干部违法违纪案件。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建立规章制度,把握规范。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成立监督委员会,完善村级民主公开制度;北京、天津等地对财政混乱、民主管理的村庄实行“村章镇管、村账镇管”;黑龙江、广西等地建立了乡镇干部留村、办农业村、为人民服务的代理制度,保证了村里24小时有人值班。地方政府帮助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四议两公开”和“小微权力名单”等制度赢得了广泛支持,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大大提高。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重心下移,力量减弱

加强基层的基本支持

抓基础、打基础不是“空汤圆”,而是要有真正的保证。根据农村“一定三有”和社区“三有一变”的要求,各地在政策、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都向基层倾斜,为整顿薄弱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丰富基层劳动力。各地大力开展干部基层活动,推动优秀干部艰苦奋斗、历练成长。在农村,中央和地方单位近年来准确选拔了19.5万名优秀干部担任村支书,调动了各级力量和资源直接到农村去。在社区,各地大力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举报,通过点燃“微愿”等志愿救助活动,使社区成为邻里守望互助的温馨家园。目前,我国68%的社区开展了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的志愿服务,加快了在职党员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增加投资担保。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以来,各地都拿出了真金白银,大大提高了基层组织的保障水平。截至2016年底,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加强村级组织运行资金保障的文件,88%的县级组织运行资金超过9万元。上海村级组织年运行费用达到50万元,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的村级组织年运行费用超过20万元。在提高办公经费保障标准的同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设立了服务群众专项经费。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各地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基层党组织说话做事更有信心、更有分量,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和领导者。江苏部署开展了“民营企业联合村、合作共建”、“党建强社、合作富民”的主题建设活动,彻底淘汰了集体经济薄弱村;浙江省财政连续五年每年提供8000万元扶持资金,基本消除了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集体经济村;吉林省每年评选确定100个重点扶持、重点建设、重点推广的村庄,每个村庄投资不低于100万元。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共同努力,整顿严格监督和实际指导

好的风格保证了实际的效果

整顿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关键在于落实责任。各地相继建立了整改工作责任制,把需要整改的问题、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向广大党员公开,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层层传递责任和压力。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在上述速度下,齐心协力进行整改。各地一般通过挂职领导、部门协助、村干部等方式,从各方面整合资源和力量。云南每一个薄弱、分散的基层党组织都有3至5个县级部门协助,每个部门选派2名以上干部进行联系,不进行转化或疏散;西藏每个省级干部选择一个基础薄弱、情况复杂的县、一个乡、一个村,联系帮助整改。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严格监督和指导,跟进并要求有效性。为防止“滩头流水不够”的问题,各地通过随机调查、暗访、约谈、问责等方式,大力推进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河北省采取了约谈、备案、反馈、问责、通报、函电等方式来抓整改工作。省委组织部直接采访了九位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444个“贫困”党支部逐一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是监督和协助整改。

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坚实的风格,积极的形象和繁荣的事业。各地在整顿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工作中,形成了严明务实的优良作风,切实把严肃工作的要求贯穿于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保证了整顿工作不走形式,不走过场。重庆市逐一审核各区县上报的“一村一策”整改计划,通报整改工作薄弱、基层党组织改造效果不明显的区县;四川省建立了整改台账,开展了待处理订单的整改,全程公示,接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和评议。(记者吴楚希)

标题:十八大来7.7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逾九成变“强”变“硬”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62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