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为何"睡觉":不好花、不敢花、难消化
本篇文章1526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扶贫资金为什么“睡”:难花,不敢花,难消化雪中的炭(谈新农村)
扶贫资金闲置的原因是既有制度上的问题,也有一些干部不负责、不作为的问题
穷人在雪地里急切地盼望着帮助,但是扶贫资金却躺在帐上“睡觉”。你认为它是紧急的吗?日前,审计署发布了第二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结果。在抽样调查的59个贫困县中,有12个县的财政资金整体振兴不到位,项目进展缓慢,一年多资金结余6226.11万元,其中两年多结余5585.07万元。
每个扶贫基金的背后,都有许多贫困家庭。资金到位与否关系到他们能否如期脱贫。目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在基础差、发展能力弱的深贫困地区,依靠常规政策难以取得成效。因此,有必要吃政策“偏饭”,做出非凡的努力。扶贫资金一旦闲置,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使扶贫政策打折扣,影响贫困人口脱贫的信心。善用扶贫资金不仅是效率问题,也是政治责任。
为什么一些地方扶贫资金会“沉睡”,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有人说扶贫资金“不容易花”。在一次基层采访中,一位扶贫干部承认有些规章制度太死了。几年前,该县为一个村庄安排了一个养猪项目。根据上述规定,一个项目必须带来80多户贫困户,但村里没有足够的贫困户,所以项目只能退。此外,还有许多资金来源,因此很难将政策联系起来。例如,在整合涉农资金时,上面有政策,但下面没有对接规则。所有基金都有自己的“夫家”。今年,你把“酱油钱买醋”,但明年,你可能切断“酱油钱”的方式。
有人说扶贫资金是“不敢花的”。扶贫离不开产业,一些基层干部反映,扶贫产业难以选择。扶贫资金是“高压线”,一些行业门槛高,贫困家庭做不到;有些行业有风险,他们害怕浪费金钱。大多数穷人年老体弱,很难与贫困家庭一起发展。一些干部害怕承担责任和风险,将扶贫资金视为“烫手山芋”。在前沿很难花钱。
有人说扶贫资金“难以消化”。在一些地方,争取扶贫项目被认为是“抢蛋糕”,没有科学规划,不顾当地实际,盲目追求越来越多,申请时热情很高,资金到位后很难落实。还有很多地方项目。由于缺乏支持能力,一些扶贫项目不能被接管或做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扶贫资金闲置的原因不仅是制度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些干部不承担责任或不作为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处置和一刀切。如果不加快制度的完善,突破一些政策瓶颈,盲目打击基层干部,问题就难以解决。同样,如果一些地方干部不努力工作,不管政策多么好,都很难得到土地。为了防止扶贫资金“沉睡”,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准确把握脉搏,对症下药,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形成扶贫合力。
在制度层面,我们应该加强各种改革,打破资金使用的障碍。在资金管理上,应该落实发放权,给基层更多的自主权。在资本整合方面,要引入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让地方政府真正敢于整合和整合。在资金投入方面,要落实一些扶贫项目不再需要贫困地区配套设施的优惠政策,确保项目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使贫困地区能够轻而易举地投入战斗。
在干部一级,要严格监督,明确责任。地方政府是消除贫困的主体,不能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无所作为。对于长期闲置的扶贫资金,应当收回,并追究责任,使扶贫资金能够起到“覆盖所有资金”的良好作用。扶贫资金能否“准确”到位,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有良好的认识、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正确的方法。许多人说这个行业很难帮助穷人。一些地方可以探索资产收益模式,将扶贫资金转化为股份,带动了更多的贫困户;在一些地方,市场的主要作用得到发挥,利益被分配给家庭,因此贫困家庭可以通过密切的利益联系共同受益。避免“炫耀”,你会找到“黄金点子”。更扎实的研究,更准确的努力,使扶贫的每一分钱都用在最前沿,我们一定会赢得这场摆脱贫困的艰苦战斗。
标题:扶贫资金为何"睡觉":不好花、不敢花、难消化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53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