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挖掘小龙虾全身宝 虾壳“变废为宝”出口欧美
本篇文章1330字,读完约3分钟
(五年辛苦)钱江挖小龙虾全身宝虾壳“变废为宝”,出口欧美
中国新闻社,湖北潜江,8月31日:潜江挖小龙虾全身宝虾壳“变废为宝”,出口欧美
中新社记者董
“我没想到除了吃小龙虾,虾壳还能制造甲壳素,我也没想到虾壳比虾肉还值钱。”48岁的农民赵福平(音译)在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一万英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搓着粗糙黝黑的双手。
钱江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城”的美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淡水小龙虾加工出口基地。2016年,黔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产量达到7.35万吨,综合产值180亿元(人民币,下同),出口创汇1.5亿美元。
数据地图:水产摊点的工人正在整理董的小龙虾。潜江龙虾产业发展局总工程师陶忠虎表示,小龙虾的可食部分不到20%,因此在传统的龙虾加工和生产过程中,约80%的虾壳成为废弃物。“每年产生超过10万吨的废弃虾壳,这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陶忠虎说。
2007年,潜江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山公司”)与武汉大学联合成立甲壳素工程技术中心,成功从虾壳中提取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产品。
陶忠虎介绍说,甲壳质是一种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中提取的物质。它具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如抗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提高人体免疫力、保肝解毒等。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
2009年,华山公司投资4.15亿元建设加工10万吨废弃虾壳提取氨盐和加工虾、鱼资源项目,并成功获得“建”批准。"公司目前拥有一个先进的甲壳素保健品车间,2016年产值达20亿元人民币."华山公司办公室主任刘说。
陶忠虎表示,甲壳素等虾壳衍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发价值和应用价值,这些衍生物的附加值将比原产品提高10-100倍。预计转换和增值的直接效益将超过数百亿元,将创造近1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在种植虾和水稻之前,赵福平的年收入只有1.5万元。潜江市推广“虾稻共作”后,他将手中的土地转让,然后通过“租回包”的方式拥有20亩虾稻田的经营权。现在,年收入可以达到26万多元,比以前高了近20倍。
赵福平告诉记者,他养殖的一些小龙虾将被运到交易中心,卖给虾商或餐馆,而另一部分将卖给华山公司进行深加工。“到今年7月,我的总收入接近20万元,加上晚虾和米饭,今年我的收入超过26万元。”他说。
从农民那里收集的小龙虾和虾肉被加工成包装食品,如虾球和卤虾,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欧洲和美国。剩下的虾壳由华山公司加工成甲壳质和其他衍生物。目前,所有这些都需要人工操作来完成。
“虽然手工剥虾有点辛苦,但工作环境好,工资也不错。”近50岁的工人李勇(音)说,在小龙虾“淡季”的时候,他在家工作,有时他会去华山公司和其他水产品加工企业做虾米脱衣舞娘,月薪约6000元。
刘说,餐饮的普及使得小龙虾市场看涨,而50公斤的小龙虾只能生产1公斤甲壳素。因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吨甲壳素的价格为10万元,一般出口到欧美。因此,工人的工资自然不低。
钱江将在5到10年内建成产值220亿元的甲壳素深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小龙虾产业从传统农产品(000061,诊断用种)向生物高科技产业的转型,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甲壳素产业之都”黔江市委书记黄剑雄说。(结束)
标题:潜江挖掘小龙虾全身宝 虾壳“变废为宝”出口欧美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51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