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智慧检务”建设初见成效
本篇文章835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记者牛守仁报道
一台平板电脑允许总检察长随时检查在职情况,并对案件进行远程指挥;电子扫描仪可以在几分钟内扫描案件文件,并迅速找出文件中的错别字和错误格式;手机可以随时登录检察院的官方微信,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消息,并预约工作时间...《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近日在接受河南省平顶山市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该市卫东区人民检察院大力推进。“智能健康检查”将互联网与司法办案、司法管理、综合安全等紧密结合。,建立覆盖面广、集成度高、开放共享的云平台,为检察业务和团队建设提供保障。
在采访中,记者惊喜地了解到,在卫东区检察院,旧的手工档案质量评估模式已经被电子情报模式所取代。
据介绍,案件质量评估的最初程序是:上级检察院组织几个案件档案的“主人”,分发需要评估的档案,并对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日期、签名者等逐一进行多次调查。,并写下调查结果,然后以统一的方式进行总结,将所有住宿安排在一起,最后写一份质量评估报告。这个过程说起来相对简单,但它既耗时又费力,而且要花近一个月的时间来穷尽文件的“主人”。
现在,通过“智能检察系统”,案件质量评估可以说是“一键完成”。医院病例管理中心主任凯利说,在对病例进行检查之前,医院的工作人员首先通过高速电子扫描仪对文件进行扫描,然后将其存储并发送到病例质量评估室的计算机系统中。在案件质量评估室,评估人员选择一组文件,点击纠正标点符号,错误的标点符号一目了然,所有错误的标点符号都被剪切并放在一边,这样文件制作者就不会争论。不仅标点符号、签名日期等操作可以实现一键式搜索功能,而且全部存储。
“该系统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可以将所有错误汇集到一个文件中,并自动生成质量评估报告。这个功能比最初的冥想简单得多。”王珂一边操作电脑一边向记者解释。
据报道,自卫东区检察院开发利用电子智能评估系统以来,今年共评估了113起案件,纠正了640多项质量问题,案件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7月份的检察报告显示,卫东区检察院的案件质量居平顶山市首位。
标题:平顶山“智慧检务”建设初见成效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48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